蠛蠓浮天劫竟乘,居然栖爵上觚棱。
窥窗玉女云都散,承盖铜仙露尚疑。
此日黄图成故事,何时赤伏佐中兴。
运移新室悲文母,望断瀛台泣渭陵。

《汉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部重要史书,由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这部著作不仅详尽记录了西汉王朝从汉高祖到王莽帝皇思念的230年间的史事,而且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深入剖析,揭示了历史的规律和人类社会的本质。在阅读《汉书》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作者班固的才华和史学家们的辛勤付出,同时也被其中的人物形象所打动。

诗句“蠛蠓浮天劫竟乘,居然栖爵上觚棱”出自清代诗人汪洵的《读汉书有感》。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古代智慧的崇敬之情。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

  1. “蠛蠓浮天劫竟乘”:这句诗描述了一种超越现实的意境,如同蠛蠓(一种微小的昆虫)浮游于天空之上,不受世间纷扰。这里用“劫竟乘”来表达某种超然的境界,意味着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事物超越了时间的束缚,成为了永恒。

  2. “居然栖爵上觚棱”:这句诗描绘了一种显赫的地位或成就,仿佛一只鸟儿栖息在觚棱之上,象征着高贵的身份和地位。这里的“居然”表示意外地、出乎意料地,而“栖爵上”则暗示了一种荣耀和尊贵。

  3. 窥窗玉女云都散:这句诗通过“窥窗”这一动作,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而“玉女云都散”则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画面,玉女般的人物在云端散去,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即将消逝。

  4. 承盖铜仙露尚疑: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铜仙(铜制的仙人雕像)上的露水仍然带着疑惑,表明尽管曾经拥有过辉煌,但未来仍然充满未知。

  5. 此日黄图成故事,何时赤伏佐中兴: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关注和思考。黄图(黄色的地图)代表着过去的故事,赤伏(朱红色的衣服)代表中兴时期的英雄。诗人在思考这些历史事件何时能够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社会带来振兴。

  6. 运移新室悲文母,望断瀛台泣渭陵:这句诗表达了对逝去时代的哀思和对现状的不满。文母(指汉武帝的母亲)的悲痛,以及诗人对瀛台(古代帝王居住的地方)的遥望,都透露出对过去辉煌岁月的留恋和对现实的失望。

通过对《汉书》中诗句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古代智慧的崇敬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待。这种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使得《汉书》不仅是一部历史书籍,更是一部蕴含丰富情感与哲理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