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中人易老,不复刺渔船。
悲歌采薇蕨,归卧西山巅。
山路幸险巇,足音少人传。
气衰筑难击,不如弄云烟。
骨瘦薪难卧,不如枕清泉。
清泉涤尘襟,云烟幻眼前。
忧思能伤人,谁禁迟暮年!
诗句释义及赏析:
芦中老人:描述了一个住在芦苇丛中的老人,这里可能暗示了老人的孤独和与世隔绝的状态。
芦中人易老:表明在这样僻静的地方,人们容易感到衰老。
不复刺渔船: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去捕捉渔获。这句表达了老人对过去忙碌生活的怀念和现在悠闲生活的感受。
悲歌采薇蕨:通过悲凉的歌声采摘薇蕨,可能是为了食物而不得不采取这种艰辛的方式。
归卧西山巅:回到西山的山顶上休息。这里的“西山”可能代表了老人的生活背景或者他的内心情感。
山路幸险巇:幸运的是山间的小路虽然艰险但很少有人行走。这里的“险巇”可能指的是道路的崎岖不平。
气衰筑难击:随着年纪的增长,体力不支,难以再筑墙。这句反映了老人的身体状态和岁月流逝带来的变化。
不如弄云烟:比起筑墙,不如玩赏云烟,享受自然之美。这可能意味着老人对自然景观的喜爱超过了对劳动的执着。
骨瘦薪难卧:形容身体消瘦到连柴火都难以点燃来取暖。这进一步强调了老人的艰难生活状况。
不如枕清泉:不如枕着清凉的泉水入睡。清泉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纯净,反映了一种对简单生活方式的向往。
清泉涤尘襟:用清澈的泉水洗涤心灵的尘埃。这表达了通过自然来净化心灵的愿望。
云烟幻眼前:云雾变幻无常,如同眼前的幻景。这可能反映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多变的认识。
译文:
芦苇丛中的老者,生活在这里的人很容易变老,不再像以前那样去打鱼。他用悲痛的歌声采集薇蕨,最终回到了西山的山顶休息。虽然山路险恶,但幸好没有太多行人经过,这让老人感到庆幸。随着岁月的增长,他的体力已经无法支持他再筑墙了,因此他选择了另一种生活方式——欣赏云烟。尽管他身体消瘦得连点火都困难,但他仍然选择用清泉来沐浴,以此来净化自己的心。清澈的泉水洗涤了他的心灵,让他看到了如烟云般变幻不定的世界。
赏析:
这首诗以一个生活在芦苇中的老者为主角,通过其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示了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诗中充满了对老人生活环境的描绘,以及他在面对自然和人生变迁时的态度和选择。通过对老人生活的细致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回归自然、珍惜当下的生活哲学。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世事变幻的深刻体悟,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