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南走紫烟寒,叠嶂层峰势郁盘。
天半山容如渥赭,殿中龙气欲流丹。
九潭戛击乱钟磬,七鹗翱翔交羽翰。
到此凛然师尹喻,人间遥指五云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赫山谒九龙神庙》。全诗共四句,以下是逐句的解释:
太行南走紫烟寒,叠嶂层峰势郁盘。
天半山容如渥赭,殿中龙气欲流丹。
九潭戛击乱钟磬,七鹗翱翔交羽翰。
到此凛然师尹喻,人间遥指五云端。
注释:
- 太行南走:指的是太行山脉往南延伸至南方的景象。
- 紫烟寒:形容太行山峰在紫色烟雾的笼罩下显得寒冷清冷。
- 叠嶂层峰:形容太行山的山峰层层叠叠,气势雄伟。
- 天半山容:形容太行山的高度仿佛触及到了天空。
- 渥赭:形容太行山的颜色深沉如同泥土一样。
- 殿中龙气:形容庙宇中的香烟缭绕,如同龙在飞腾一般。
- 九潭:这里代指太行山上的湖泊或瀑布。
- 戛击:形容声音清脆,如同打击乐器的声音。
- 乱钟磬:形容寺庙里的钟声和磬声交织在一起。
- 七鹗:传说中的神鸟名,这里比喻凤凰或其他高贵的鸟类。
- 翱翔:飞翔的意思。
- 交羽翰:形容鸟儿的羽毛交错,如同在书写文字一样。
- 凛然:形容敬畏、肃穆的样子。
- 师尹:古代官员的称呼,这里借指皇帝或帝王。
- 遥指:比喻指向远方,这里指神仙的居所。
- 五云端:天上的云彩像五条龙一样蜿蜒上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太行山景致图,通过对太行山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通过“殿中龙气”和“七鹗翱翔”等意象,展现了神话传说与现实景象的结合,增加了诗歌的艺术魅力。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既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也体现了他对神仙传说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