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韭秋菘处士肴,此生无分近螭坳。
关河旅榇伤同气,风雨蘧庐忆故交。
守拙久耽中散懒,安贫谁解子云嘲。
欲从静里参禅味,清磬初闻第一敲。

杂感 其三

春韭秋菘处士肴,此生无分近螭坳。

关河旅榇伤同气,风雨蘧庐忆故交。

守拙久耽中散懒,安贫谁解子云嘲。

欲从静里参禅味,清磬初闻第一敲。

注释:

杂感 其三:这是一首表达作者对生活态度、人生价值的思考和领悟的诗作。

春韭秋菘:春季的韭菜和秋季的菘菜(白菜),是古代文人雅士常用的食材。这里指的是作者以这些食材为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简朴和淡泊。

处士肴:指那些隐居山林,过着隐居生活的士人的食物。处士,指不问政治,过着隐退生活的人。

此生无分近螭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作者觉得自己这辈子注定无法像古代的隐士一样接近帝王之居,即传说中的“螭坳”(一种神话中的龙穴)。螭坳在古代传说中是龙居住的地方,象征着权力和富贵。因此,此处表达了作者对权力和富贵的向往与无奈。

关河旅榇(cuì)伤同气:关河,泛指中国大河,这里特指黄河。旅榇(cuì),指长途旅行时的棺材。同气,意指志同道合的朋友或亲人。这句话意思是说,作者因为自己身处旅途之中,而感到悲伤,因为他思念的是那些和他志同道合的朋友或亲人。

风雨蘧庐(qué lú)忆故交:蘧庐,指简易的帐篷或者住所。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作者因为风雨交加而感到困顿不安,他怀念那些已经去世的朋友或者亲人。

守拙久耽(dān)中散懒:守拙,指保持朴实无华的生活状态。耽,指沉迷于某事。中散,是指晋代的陶渊明,他的号为五柳先生,所以这里的“中散”实际上指的是陶渊明。这句诗的意思大概是说,作者因为过于守拙(即过于朴素、简朴),所以一直沉迷于这样的生活,以至于变得懒惰。

谁解子云嘲:子云,指扬雄,他是汉朝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解嘲》是一篇文章,其中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这里的“谁解子云嘲”,意思是说,谁能理解扬雄《解嘲》中所表达的对名利看淡的态度呢?

欲从静里参禅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作者想要从平静的状态中去体会禅宗的味道。

清磬(qìng)初闻第一敲:清磬,指清脆悦耳的磬声。第一敲,表示开始的声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房间时,清脆悦耳的磬声首先响起,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这就是禅宗所追求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的诗作。全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世界。

诗的开头两句“春韭秋菘处士肴,此生无分近螭坳”,通过描述春天的韭菜和秋天的菘菜来比喻自己的生活状态。处士,指不问政治,过着隐退生活的人。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无奈和遗憾。

接下来的两句“关河旅榇伤同气,风雨蘧庐忆故交”,则转入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关河,泛指中国大河,这里特指黄河。旅榇(cuì),指长途旅行时的棺材。同气,意指志同道合的朋友或亲人。风雨,指风雨交加的日子。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因为身处旅途而感到悲伤,因为他思念的是那些和他志同道合的朋友或亲人。

接下来的句子“守拙久耽中散懒,安贫谁解子云嘲”,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于简朴生活的追求。守拙,指保持朴实无华的生活状态。中散,是指晋代的陶渊明,他的号为五柳先生,所以这里的“中散”实际上指的是陶渊明。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作者因为过于守拙(即过于朴素、简朴),所以一直沉迷于这样的生活,以至于变得懒惰。

最后几句“欲从静里参禅味,清磬初闻第一敲”,则转入对禅宗的体验。这里,清磬(qìng)是佛教寺庙中的一种乐器,用来演奏佛经,也可以用来清净心灵。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想要从平静的状态中去体会禅宗的味道,以及清晨第一缕阳光带来的宁静感觉。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了作者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的诗作。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人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