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两扇射晴晖,瞑色苍苍霭翠微。
双镇中流排画出,孤帆一片载诗归。
横江已断千年锁,擘华常开万古扉。
回望翠螺如拥髻,朗吟谁揽谪仙衣。
诗句释义与分析:
- 天门两扇射晴晖,瞑色苍苍霭翠微。
- “天门”指山名或地名,这里可能指的是某座高耸入云的山峰。
- “两扇”形容山峰巍峨壮观,仿佛是两座大门般张开迎接阳光。
- “射晴晖”描绘了太阳光芒直射的场景,给人一种明亮、清新的感觉。
- “瞑色”即黄昏时分,天色渐暗,而“苍苍”则形容天空的颜色深沉。
- “霭翠微”意指云雾缭绕于翠绿的山间,增添了一份神秘和美丽。
- 双镇中流排画出,孤帆一片载诗归。
- “双镇”可能指的是两个重要的城镇或要塞,它们位于江流的中心地带,起到了屏障和保护的作用。
- “中流”明确指出这些镇位于江流之中,可能是为了防御敌军进攻的重要位置。
- “排画”形容这些镇如同精心布置的图案一样,既有美感也具有实用性。
- “孤帆”指的是孤单的帆船,它独自在江面上行驶,象征着自由和孤独。
- “一片”强调船只的大小或数量,而“载诗归”表达了诗人携带诗歌返回的心情。
- 横江已断千年锁,擘华常开万古扉。
- “横江”可能是指河流横穿而过,使得两岸相连。
- “已断”意味着曾经存在过某种阻隔或限制。
- “千年锁”形象地描述了这种阻碍像千年之锁一样坚固而难以打破。
- “擘华”可能是指打开或展开华丽的事物。
- “常开万古扉”表示即使有障碍,也总有办法去克服它,就像门户常开一样。
- 回望翠螺如拥髻,朗吟谁揽谪仙衣。
- “回望翠螺”形容远处的景象如同青色的螺壳般美丽。
- “拥髻”可能是指在观看美景时,人们将发髻紧束的动作,表现出对美景的专注和喜爱。
- “朗吟”暗示了诗人在欣赏美景时的轻松愉悦状态。
- “谁揽谪仙衣”使用了神话元素,谪仙通常指的是被贬下凡的仙人,这里的“衣”可能代指仙人的飘逸风采。
赏析:
这首《西梁山晚眺和友人韵》以山水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以及人生态度的思考。通过对天门、江流、孤帆等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同时,诗中蕴含着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洗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