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身花雨上仙坛,午诵才过宝篆残。
灵迹曾留黄鹤笛,钝根欲换碧霞丹。
婆娑影覆鸾幢直,淅沥声和凤铎寒。
可许闻香参大道,炊粱一枕醉乡宽。
【注释】
仙坛:指仙人居住的山台。午诵:中午诵读经文。宝篆残:佛家经文,梵语“般若波罗蜜多”。灵迹:神仙所留下的遗迹。黄鹤笛:传说中的仙人吹箫引黄鹤来的故事。钝根:佛家用语,指修学佛法有困难的人。碧霞丹:道教炼制的丹药名。婆娑:姿态优美的样子。鸾幢直:鸾凤之旗直上。淅沥:雨点落下的声音。参:参禅。炊粱一枕:形容生活清苦而自得其乐。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王朴山炼师在雨中相遇时赠予炼师的一首诗。
首联写炼师的修炼功夫高超,他像仙人一样在雨中修炼,身上落满花雨;午诵刚结束,经文已经诵读完毕,只留下几片残页了。炼师在午间诵读经文,说明他已经把修行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的心性十分清净。
颔联写炼师的道行很高,他曾在黄鹤楼上吹箫引来仙人黄鹤,现在他的根基很脆弱,需要换一种丹药来补充元气。炼师用道家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修行的渴望和追求。
颈联描述炼师的仪态,他身姿优美如凤凰一般,鸾旗直上九天;雨打在他的身上,发出淅沥的声音,仿佛在和凤铎(古代乐器)一起演奏。这里用到了比喻手法,把炼师比作凤凰、鸾鸟,赞美了他的仪态和风度。
尾联写到炼师的生活清苦而自得其乐,他可以听到桂花香,闻到饭菜的香味,但他却能安心修炼,享受这样的生活。这里的“炊粱一枕”形容的是炼师的生活简朴,但内心充实;“醉乡宽”则表达了他对修行的执着和坚定。
整首诗通过描绘炼师的修炼过程,赞美了他的道行和精神境界,同时也传达出作者对修行生活的向往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