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庐西漾陂,披云揽丘壑。
绝尘自奔轨,翰墨欣有托。
寤言聊独赏,古人良可作。
非必琴酒娱,颇得诗歌乐。
达生贵知命,引兴在寥廓。
微阳明夕扉,窈窕青山郭。
【注释】斋中读书:在斋房中阅读书籍。斋,指书斋。结庐西漾陂:在西漾水之滨建造草亭。结庐,盖茅庐或土屋而居。漾陂,古地名,今河南唐河县境内,有唐王庙,相传为唐代诗人李白读书之所。披云揽丘壑:推开云雾,俯视山峦沟壑。披,推开。丘壑,山丘和沟壑,指自然风光。绝尘自奔轨:摆脱世俗尘世的羁绊,自由自在地奔驰于天地之间。绝尘,断绝尘念,超脱俗世。奔,奔跑。轨,道路,这里指尘世的名利地位。翰墨欣有托:以笔墨为寄托,抒发情怀。翰墨,指文辞、书法。
【赏析】这首诗是李白在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春天离开长安后写的。他在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13)进士及第后,曾长期供奉翰林,侍从皇帝左右。但因他桀骜不驯的个性,常得罪当权者,被贬谪到外地。天宝元年春,李白离开长安赴洛阳途中,经河南唐河县的西漾水时,见其风景优美,遂筑草屋而居,取名“西浮槎”。此即诗的首句。
“结庐西漾陂,披云揽丘壑”,写自己隐居的环境和心情。“结庐”,意为建屋定居。“西漾陂”,唐河南泌阳县西漾水畔,这里泛指僻静的地方。这两句是说:我在僻静之处结庐居住,推开云雾,俯瞰山冈沟壑。“披云揽丘壑”一句中的“披”、“揽”二字,用得极为传神。它不仅写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而且也表达了他摆脱尘世烦扰、追求精神自由的强烈愿望。“绝尘自奔轨,翰墨欣有托”,写自己脱离世俗尘世,自由奔放,以诗文为寄托,抒发情怀。“自奔轨”,意谓摆脱尘世的羁绊,自由自在地奔驰于天地之间。“翰墨”,指文学写作。“欣”,喜欢。“有托”,有所依托。这两句是说:我摆脱尘世的羁绊,自由奔放,以诗文作寄托,抒发情怀。这两句表现了李白狂逸的性格,也反映了他在仕途失意时的心境。
第三联:“寤言聊独赏,古人良可作。”这两句是说:醒来以后,我独自吟咏诗句,古人的诗可以作为我的榜样。“寤言”,醒来之后的言论。“独赏”,独自吟咏欣赏。“古人”,指前人或古人所写的作品。这两句是说:醒来以后,我独自吟咏诗句,古人的诗可以作为我的榜样。这两句表现出诗人的旷达胸怀,也反映出他在仕途失意以后的心境。
第四联:“非必琴酒娱,颇得诗歌乐。”这两句是说:并非一定要弹奏琴曲喝酒来娱乐自己,也能从中享受到诗歌的乐趣。“非必”,未必。“琴酒”,指弹琴饮酒。“颇得”,能够享受。“诗歌”,指诗歌。这两句表明,诗人并不看重世俗生活,只要内心有所寄托,即使是平淡无奇的生活也可以得到乐趣。
第五联:“达生贵知命,引兴在寥廓。”这两句是说:通达世事的人懂得命运,把兴趣寄托在广阔天地间。“达生”,指通达世事。“贵知命”,重视认识生命的意义。“在寥廓”,指寄托在广阔天地间。“引兴”,引起兴致。这两句表明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愤懑。这两句表明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及其处世原则。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在仕途失意后的苦闷和孤独感。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