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是
青士将北游至当湖言别留诗有志士不羞生业微之句因口占答焉 【注释】青士:指诗人。北游:到北方去游历。当湖:地名,在浙江杭州西湖。 【译文】青土的君子将要向北游历到当湖去,临别时留诗赠别,其中说“志士不羞生业微”,我因此就口占一首以作答。 志士不羞生业微,衡门讵免寒与饥。 【注释】衡门:简陋的门户。讵(jù):副词,岂,难道。 【译文】有志气的人不怕地位卑微,简陋的家门前怎么能免于饥寒之苦呢?
【注释】斋中读书:在斋房中阅读书籍。斋,指书斋。结庐西漾陂:在西漾水之滨建造草亭。结庐,盖茅庐或土屋而居。漾陂,古地名,今河南唐河县境内,有唐王庙,相传为唐代诗人李白读书之所。披云揽丘壑:推开云雾,俯视山峦沟壑。披,推开。丘壑,山丘和沟壑,指自然风光。绝尘自奔轨:摆脱世俗尘世的羁绊,自由自在地奔驰于天地之间。绝尘,断绝尘念,超脱俗世。奔,奔跑。轨,道路,这里指尘世的名利地位。翰墨欣有托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了解诗歌的大意,又要结合重点字词的意思来分析,注意诗句中重要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同时,还要了解一些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现象。 本题要求赏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首先理解诗意,然后从炼意、炼字、炼句等方面进行赏析。 首联“过宣和岭至义乌界追忆先师孝廉徐闇公先生相期卜居处”写自己来到义乌,追忆徐闇公先生的往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作答时结合全诗内容理解分析即可。“垂柳丝丝挂夕阳,百花春映绕回塘。”写景,描写了春天景色:垂柳细长如丝,在落日的余晖中显得格外柔美;百花盛开,映照在曲折的池塘上。“他乡杯酒临岐酌,一曲相看各断肠。”“他乡”即异乡、异地,指京城;“一杯”“相看”都写出了送别的情景。 赏析: 《大报恩寺佛图澄赞》是一首七言律诗,描绘了大报恩寺佛图澄塑像的场景。首两句写景
【注释】 雅坪山房:在江西铅山县,苏轼曾作《次韵答李端叔》一诗。东坡:苏轼的字。《诗经·小雅·北山》:“或燕燕居息,或尽瘁荆棘。”后用“燕燕于飞”比喻夫妻恩爱。孔郎中:指孔宗鲁,苏轼的朋友。 草木馀年厌奔走,头童齿豁衣履垢(yòu dòng):形容自己生活贫困潦倒,到处奔波。余年,余年。奔走,奔波。 开帘忽发葡萄香,老饕据座惊左右(lào táo jǔ zuǒ yòu):形容宴会的气氛热烈欢快
注释: 1. 白社将投老:诗人说自己年岁已经大了,就像白社的老头一样。 2. 支公是旧知:诗人说陶渊明和他是老朋友。 3. 微波初似縠:形容水面上波纹像鱼鳞一样。 4. 新月渐成规:月亮逐渐变成了圆形。 5. 且漫言吹剑,何劳问立锥:暂且说说吹剑的事情,何必问立锥之地?意思是说,诗人想隐居山中,但不必担忧自己生活困难。 6. 寄声陶处士:请把这些话告诉陶渊明。 7. 此地莫攒眉
白社将投老,支公是旧知。 微波初似縠,新月渐成规。 且漫言吹剑,何劳问立锥。 寄声陶处士,此地莫攒眉。
闻说乌伤界,前期似梦中。 四围青嶂合,一道白云通。 栖隐终难遂,飘零转易穷。 门生头白尽,无路哭遗踪。
垂柳丝丝挂夕阳,百花春映绕回塘。 他乡杯酒临岐酌,一曲相看各断肠。
草木馀年厌奔走,头童齿豁衣履垢。 开帘忽发葡萄香,老饕据座惊左右。 清露将流夜合花,斜阳且挂晴川柳。 诸公诗成如涌泉,时到会心一点首。 生平漫说扶桑丸,逍遥似胜步兵酒。 不嫌屐齿频到门,会挟匏尊供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