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峙西华照水湄,世宗当日望仙祠。
才教张桂争新礼,更遣徐袁进丽词。
鹤影已随云气灭,松阴犹趁日光移。
雷坛剑室依俙在,虽有中涓问不知。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诗人通过描绘高元殿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世宗皇帝的敬仰之情。

首句“殿峙西华照水湄”,描绘了高元殿屹立在西华池边的雄伟景象,西华池位于洛阳城西北角,是唐代皇宫中的一个重要景点。这句诗中的“殿”指的是高元殿,“峙”意为耸立,“西华”指洛阳城的西面,“湄”是指湖边。整句诗的意思是,高元殿矗立在西华池边,映着湖水的波光。

第二句“世宗当日望仙祠”,指的是唐玄宗李隆基曾在此举行过祈雨仪式,祈求神灵降雨。这里用“望仙祠”来表达世宗皇帝对神灵的敬仰之情。

第三句“才教张桂争新礼”,张桂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曾在宫中举行过诗歌比赛,以诗歌的形式争夺荣誉。这里的“争新礼”指的是张桂在宫中举行的诗歌比赛。

第四句“更遣徐袁进丽词”,徐袁是唐代的文学家和诗人,他在宫中也曾举行过诗歌比赛,以美丽的词藻争夺荣誉。这里的“丽词”指的是徐袁的优美诗句。

第五句“鹤影已随云气灭”,描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一只鹤的影子随着云气的消散而消失。这里的“云气”指的是天空中的云彩,“鹤影”指的是鹤的形象。这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

第六句“松阴犹趁日光移”,描述的是一幅宁静的画面:阳光透过松树的阴影,使景色显得更加宁静。这里的“松阴”指的是松树的影子,“日光”指的是太阳光线。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喜爱。

第七句“雷坛剑室依俙在”,描述了一幅神秘的场景:雷坛上的剑室依然存在。这里的“俙”意为保留,“雷坛”和“剑室”都是古代的建筑。这句诗通过描绘神秘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之情。

最后一句“虽有中涓问不知”,意思是尽管有宦官询问,但他并不知道。这里的“中涓”指的是宦官,“问不知”表示宦官也不知道答案。这句诗通过描绘历史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高元殿的壮丽景象和诗人对历史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世宗皇帝的敬仰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