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峙西华照水湄,世宗当日望仙祠。
才教张桂争新礼,更遣徐袁进丽词。
鹤影已随云气灭,松阴犹趁日光移。
雷坛剑室依俙在,虽有中涓问不知。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诗人通过描绘高元殿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世宗皇帝的敬仰之情。
首句“殿峙西华照水湄”,描绘了高元殿屹立在西华池边的雄伟景象,西华池位于洛阳城西北角,是唐代皇宫中的一个重要景点。这句诗中的“殿”指的是高元殿,“峙”意为耸立,“西华”指洛阳城的西面,“湄”是指湖边。整句诗的意思是,高元殿矗立在西华池边,映着湖水的波光。
第二句“世宗当日望仙祠”,指的是唐玄宗李隆基曾在此举行过祈雨仪式,祈求神灵降雨。这里用“望仙祠”来表达世宗皇帝对神灵的敬仰之情。
第三句“才教张桂争新礼”,张桂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曾在宫中举行过诗歌比赛,以诗歌的形式争夺荣誉。这里的“争新礼”指的是张桂在宫中举行的诗歌比赛。
第四句“更遣徐袁进丽词”,徐袁是唐代的文学家和诗人,他在宫中也曾举行过诗歌比赛,以美丽的词藻争夺荣誉。这里的“丽词”指的是徐袁的优美诗句。
第五句“鹤影已随云气灭”,描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一只鹤的影子随着云气的消散而消失。这里的“云气”指的是天空中的云彩,“鹤影”指的是鹤的形象。这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
第六句“松阴犹趁日光移”,描述的是一幅宁静的画面:阳光透过松树的阴影,使景色显得更加宁静。这里的“松阴”指的是松树的影子,“日光”指的是太阳光线。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喜爱。
第七句“雷坛剑室依俙在”,描述了一幅神秘的场景:雷坛上的剑室依然存在。这里的“俙”意为保留,“雷坛”和“剑室”都是古代的建筑。这句诗通过描绘神秘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之情。
最后一句“虽有中涓问不知”,意思是尽管有宦官询问,但他并不知道。这里的“中涓”指的是宦官,“问不知”表示宦官也不知道答案。这句诗通过描绘历史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高元殿的壮丽景象和诗人对历史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世宗皇帝的敬仰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