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采(一一八八~一二四九),字载伯,一字伯亮,福安(今属福建)人。
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进士。
官校书郎,累迁左谏议大夫。
淳祐七年(一二四七)拜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九年卒,年六十二。
事见《淳熙三山志》卷三二、《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九《枢密郑公行状》。
《宋史》卷四二○有传。
生卒年:?-?
郑采(一一八八~一二四九),字载伯,一字伯亮,福安(今属福建)人。
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进士。
官校书郎,累迁左谏议大夫。
淳祐七年(一二四七)拜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九年卒,年六十二。
事见《淳熙三山志》卷三二、《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九《枢密郑公行状》。
《宋史》卷四二○有传。
生卒年:?-?
出门膏吾车 出门膏吾车,欲登昆仑丘。 昆仑在西极,我家东海头。 十步若九辍,邻巷亦阻修。 况兹几万里,而乃复悠悠。 但当努其力,岁晏非所忧。 闻道夕可死,圣谟实吾舟。 注释: 出门膏吾车:出门时,我要为我的车子擦上油。膏,动词,意为“擦”。吾车,即我的车子。 昆仑在西极:指昆仑山位于西边。昆仑,山名,中国西北地区一座著名的山脉。西极,指西边。 我家东海头:我家住的地方在东海边上。东海,指中国东海
【解析】 此诗作于天宝十四载(755),当时作者在长安担任左拾遗,因受李林甫谗毁而遭免职。这首诗是诗人送姚子章赴浙东的,诗中赞扬了姚子章的才学和才干,表达了对姚子章的祝贺之情。全诗八句,前四句描绘姚子章赴浙东帅幕的场景;中间二句赞姚子章之才高能大;后二句勉励姚子章建功立业。 【答案】 译文: 南纪四明雄踞着浙左,孤城百雉紧接风涛。越裳客去获得犀牛角,日本船来看取宝刀。元帅旌旗开张外阃
首先输出诗句: 去妇词 敝衣尚可浣,古镜尚可磨。 郎心一昏蔽,反覆将奈何! 缅怀初嫁时,同心指江河。 江河固上流,郎恩中道休。 娟娟芙蓉花,托根在芳洲。 驱妾出门去,妾身将焉求。 安得明月珠,置之郎心头。 接下来是译文: 破旧的衣服还可以洗涤,古老的镜子还可以磨光。 你的心一旦昏乱就会遮蔽,反复无常怎么办? 回忆起当初嫁给你时,我们一起指着江河许下诺言。 江水本是向前流动的
诗句释义 1 天𡚌𡚌兮月朗朗:天空晴朗,月亮明亮。“天𡚌𡚌”描述天空广阔,无云遮挡;“月朗朗”则形容月亮光亮清澈。 2. 山■■兮水㵘㵘:山峰连绵,水流潺潺。“山■■”指山峦叠嶂,“水㵘㵘”描绘流水声细碎悠长。 3. 木森森兮竹𥴒𥴒:树木茂盛,竹子挺拔。“木森森”形容树木茂密,形成林荫;“竹𥴒𥴒”描绘竹子高大挺直,节节高挂。 4. 势𡬜𡬜兮墨鲜鲜:地势险峻,墨色鲜明。“势𡬜𡬜”指地势陡峭
【注释】 雪消山色涨东州:指冬天的雪融化了,山林的颜色也显得更加青翠。 缘鸟道:顺着鸟的飞行路线。 □雨:形容雨水密集。 江湖自白头:指落日时江边的景色如一幅自画像,映入诗人眼帘的是白发苍苍的自己。 石上玉芝:指在石头上生长的一种仙草,即灵芝。 销愁:消除忧愁。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别友人游雁荡山,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全诗意境清幽,语言简练,情感真挚。 首联“雪消山色涨东州
【译文】 韩阳的风光景色世间无双,堪比画卷中王维的描绘。 四下观望罗山朝拜虎井,一条小路环绕着龟湖。 山峰如同丹凤飞来衔住印章,山峰势似苍龙卧躺吐露珍珠。 此处不能成为县治,更不知何处可以拜见皇宫。 【注释】 献阙廷:进献给皇宫,阙廷指皇宫。 韩阳风景世间无,堪与王维作画图:韩阳风景世间无双,可与王维的绘画媲美。韩阳,地名。王维,唐代著名诗人,擅长绘画。 四顾罗山朝虎井,一条带小绕龟湖
“高氏”并非宋代著名诗人,而是指的宋代江湖诗派的重要人物之一高翥。在探讨这位宋代诗人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宋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中涌现出了无数才华横溢的文人和作品。 高翥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字九万,号菊磵,生于浙江余姚。他的一生颇为传奇,早年立志非凡,对科举考试不屑一顾,最终选择以布衣之身终其一生。他游历江湖,专注于诗歌创作,画作亦颇有名气,晚年生活清苦
宋衢州人,字赞元。 初名天骥,字骏元,徽宗朝避“天”字改。 第进士。 政和六年,以朝散郎提点两浙东路刑狱。 宣和间为徽猷阁待制、知江宁府,迁显谟阁直学士、江东路提点刑狱。 钦宗靖康中拜吏部侍郎,推册张邦昌为楚帝。 高宗建炎初责授成州团练副使、安置衡州。 有《西征记》。 生卒年:?-
赵发是宋代的诗人。 一名良,字达甫,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词人,他出生于江阴周庄。他的生平和成就虽然在史书中没有详细记载,但仅从他对书法艺术的贡献和其诗歌创作的情况来看,他无疑是宋代文坛上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