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纪四明雄浙左,孤城百雉接风涛。
越裳客去得犀角,日本船来看宝刀。
元帅旌旗开外阃,掾郎才略服诸曹。
帐中羽檄何须草,政爱夔州诗法高。

【解析】

此诗作于天宝十四载(755),当时作者在长安担任左拾遗,因受李林甫谗毁而遭免职。这首诗是诗人送姚子章赴浙东的,诗中赞扬了姚子章的才学和才干,表达了对姚子章的祝贺之情。全诗八句,前四句描绘姚子章赴浙东帅幕的场景;中间二句赞姚子章之才高能大;后二句勉励姚子章建功立业。

【答案】

译文:

南纪四明雄踞着浙左,孤城百雉紧接风涛。越裳客去获得犀牛角,日本船来看取宝刀。元帅旌旗开张外阃,掾郎才略佩服诸曹。帐中羽檄何须草拟,政爱夔州诗法高妙。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以“南纪四明雄浙左”起兴,点出送姚子章赴浙东帅幕的背景。接着写姚子章赴任的情景:孤城耸立百雉之上,面临汹涌澎湃的风涛。这两句从正面描写姚子章赴任的威武气势和崇高地位,突出其英雄本色。“越裳客去得犀角,日本船来看宝刀”,这两句用典,写姚子章的卓越才能。越裳,传说中出产犀牛皮制的兵器的国家。犀角是名贵宝物。《汉书.地理志》载:“交趾出七珠翠、象牙、犀角。”这里泛指各种贵重物品。这两句意谓姚子章赴任后能为国家赢得丰富的财宝,为国立功。“元帅旌旗开外阃,掾郎才略服诸曹”,这两句写姚子章在浙东帅幕的出色表现。元帅,指主帅,即军政长官。这两句说:元帅率大军出征,姚子章作为主将幕府中的官员,能协助主帅制定作战计划,出谋划策。在军中任职的僚属,都对他的才干刮目相看。这两句既赞扬姚子章的才智出众,又表明姚子章在军队中有很高的威望。“元帅旌旗开外阃,掾郎才略服诸曹”,与“帐中羽檄何须草,政爱夔州诗法高”两句互为补充。前者写姚子章的智谋,后者写姚子章的诗才。这两联都是赞扬姚子璋的才华,并表示对他的期望。“帐中羽檄何须草,政爱夔州诗法高”二句写姚子璋起草公文的才能。蜀中夔州一带山水秀美,民风淳朴,风景如画。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曾写过《绝句》诗赞美过这个地方:“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里用“夔州”来比喻姚子璋的诗文风格,意思是说:姚子璋的公文写得非常漂亮,令人爱不释手。最后两句写姚子璋的远大前程和美好祝愿:“政爱夔州诗法高”。这两句既是称赞姚子璋的才学,也是对他未来成就的美好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