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门高自豁,谁向写雄文。
碧树栖黄鸟,青山走白云。
樵歌幽谷应,牧笛梵宫闻。
大啸长空下,开襟对夕曛。

【注释】

东山寺:位于浙江萧山,始建于晋咸和元年(326年),是南朝梁代著名高僧慧理开凿的。

禅门:寺庙。豁:开朗、通达。

黄鸟:黄口小雀,这里指黄莺。

青山走白云:青山如白练,白云似飘动的云彩。这里形容山景秀美宜人。

樵歌:打柴人唱的歌。幽谷:静谧深远的山谷。应:应答。

梵宫:佛寺。

长空下:高空中。开襟:敞开衣襟,即放旷胸怀。对夕曛:面对夕阳余晖。曛,日落时天边呈暗红色,俗称晚霞。

【赏析】

此诗是一首写景佳作,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东山寺一带秀丽的山光水色,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首联“禅门高自豁,谁向写雄文?”点出了地点在东山寺。“禅门”二字,既写出了这是佛教寺院,又表明作者心境超然,与世无争。“高自豁”三字,写出了寺院的宏伟壮丽,给人以开阔的视野;“谁向”二字,表明作者是一个胸襟开阔、气度不凡的人,他能够领略到这样的景色,并为之倾倒。

颔联“碧树栖黄鸟,青山走白云。”描写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碧树”一词,不仅写出了树木的颜色,而且使人感到这里的空气是多么新鲜,环境是多么幽静。“黄鸟”一词,使人想到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自然充满了活力;而“碧树”则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这两句诗写得很有画面感,仿佛把读者带入了一个美丽的仙境之中。

颈联“樵歌幽谷应,牧笛梵宫闻。”则进一步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在这里,我们仿佛听到了樵夫们悠扬的歌声从幽深的山谷中传来,闻到了远处传来的牧笛声。这些声音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同时,这两句诗也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尾联“大啸长空下,开襟对夕曛。”则是诗人在欣赏美景后所发出的感慨。“大啸长空下”一句,表现出了诗人豪迈的气概。而“开襟对夕曛”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夕阳余晖时的心情。这里所说的“夕曛”,是指夕阳西下时的景色,它给人带来一种温暖、柔和的感觉。诗人通过这两句诗,将自己的心情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