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洲开新学界;四千年见此文臣。
【注释】五洲:指全世界;新学界:指近代新学。张百熙(1847-1907),字小楼,号鹤侣,满洲镶黄旗人。光绪十五年进士,授编修。历任翰林院侍读、礼部右侍郎等职,曾主持京师大学堂,提倡新学,反对科举。
【赏析】诗中“开新学界”与“见此文臣”两句,是诗人对张百熙一生的评价。张百熙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他一生倡导新学,反对旧学,主张改革,提倡民主共和,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影响。因此,“五大洲”和“四千年”都是指代张百熙的一生。
五大洲开新学界;四千年见此文臣。
【注释】五洲:指全世界;新学界:指近代新学。张百熙(1847-1907),字小楼,号鹤侣,满洲镶黄旗人。光绪十五年进士,授编修。历任翰林院侍读、礼部右侍郎等职,曾主持京师大学堂,提倡新学,反对科举。
【赏析】诗中“开新学界”与“见此文臣”两句,是诗人对张百熙一生的评价。张百熙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他一生倡导新学,反对旧学,主张改革,提倡民主共和,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影响。因此,“五大洲”和“四千年”都是指代张百熙的一生。
【注释】五洲:指全世界;新学界:指近代新学。张百熙(1847-1907),字小楼,号鹤侣,满洲镶黄旗人。光绪十五年进士,授编修。历任翰林院侍读、礼部右侍郎等职,曾主持京师大学堂,提倡新学,反对科举。 【赏析】诗中“开新学界”与“见此文臣”两句,是诗人对张百熙一生的评价。张百熙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他一生倡导新学,反对旧学,主张改革,提倡民主共和,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影响。因此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的理解。首先理解全诗意思,然后结合注释分析诗句大意,最后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诸父偕文正,翊运中兴”,指曾国藩与曾国荃兄弟辅佐清政府平定太平天国,使清朝中兴;“贱子无能惭宝树”,指自己没有才能,惭愧于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是人才。“天下传使者,折冲绝国”,指的是曾国藩的后代曾纪泽作为清朝的驻外公使,出使英国谈判,维护了国家尊严。“大才何止裕金轺”
【注释】 继乃兄以治江南:乃兄,指曾国藩。曾国荃是曾国藩的侄子,曾国荃担任两江总督后,治理江苏、安徽和浙江等地区,政绩卓著。 武纬文经:文武兼备,有如金玉。 后阿咸而辞冀北:阿咸,指曾国藩的弟弟曾国华。曾国华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战死,曾国藩悲痛至极,因此称曾国华为“阿咸”。后辞冀北,指曾国藩辞去直隶总督一职。 内安外靖:内外安定。 无忝功勋:不辱没祖宗的功勋。 【赏析】
【注释】 挽曾纪泽联:这是一副悼念曾纪泽的挽联。曾纪泽(1839-1899),清末外交家,曾与俄、美、英、法、德等国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签订中俄通商行船条约;中俄续增条约;中俄改订条约及中俄会议专条。他的一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赏析】 上句用“百万兵”形容曾纪泽,说他胸中装着天下万国,可算得上是一个“作相人”(宰相)。下句则用“四千里”来形容曾纪泽的魂魄飞向万里之外
【注释】 1.廿年:二十年。企,仰慕、敬仰。 2.五载:五年。 3.忘尊论道谊之交:忘记了与纪泽在地位上的差别,以平等的友谊来谈论学问。 4.公义私情真两尽:公理和私情都做到了极点。 5.九陛:指帝王的宫殿台阶,这里指朝廷。酬庸,报偿功劳。 6.一门济美:一家人都做了大官,为国家做出贡献。 7.继世:延续后代。 8.著:立下。 9.使才相业并千秋:使才能和事业都流传到千秋万代。 【赏析】
【注释】: 集字联:即“对联”,上下句中,每一句都由两个汉字组成。 品齐:品味、赏识。 日观:位于山东青岛市的一座名山,是观赏日出的佳处。 云亭峻:形容云亭之高峻。 气与风兰水竹清:意指自然景色清新,与兰花、竹叶之气相融合。 赏析: 这是一首集字联,每句话中的汉字都恰好对应着上下句的内容。首先看第一句“品齐日观云亭峻”,这里的“品齐”可以理解为对日观山的欣赏和评价
老竹当风生古趣 注释:形容竹子在风中的姿态和姿态。 译文:老竹子在狂风中摇曳,展现出古老而有趣的风貌。 幽兰临水抱闲情 注释:形容兰花在水边的姿态和情感。 译文:幽兰花子在清澈的水中静静地生长,怀抱着悠闲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