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洞庭湖八百里秋波,挂席来游,三楚风涛携袖底;
邀太白楼一千年明月,凭栏远眺,六朝烟景落杯前。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歌的内容,然后逐句解读,最后分析概括诗歌的艺术手法。

第一联“泛洞庭湖八百里秋波,挂席来游,三楚风涛携袖底”意思是:泛舟洞庭湖水八百里秋波中,驾着船来游览,三湘之地的江风带着波浪,衣袖被卷入水底(浪花飞溅)。“泛洞庭”、“八百里秋波”,交代了游历的地点;“三楚”、“风涛”,点出了游历的路线;“襟带”、“袖底”则写出了自己身临其境的感受。“携袖底”与第二联中的“凭栏远眺”遥相照应,表达了诗人在洞庭湖畔泛舟时的心情:心旷神怡。

颔联“邀太白楼一千年明月,凭栏远眺,六朝烟景落杯前”意思是:邀请太白楼上一千年的明月共赏,凭阑远望,江南的烟景落在酒杯之前。“邀太白楼”与上句中的“泛洞庭湖”遥相照应,表达了诗人登高揽胜、寄情山水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一千年明月”与上句中的“八百里秋波”遥相照应,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明月”“六朝烟景”则写出了诗人欣赏美景时的心境。

【答案】

①泛洞庭湖八百里秋波,驾着船来游览,三湘之地的江风带着波浪,衣袖被卷入水底(浪花飞溅)。“泛洞庭”、“八百里秋波”,交代了游历的地点;“三楚”、“风涛”,点出了游历的路线;“襟带”、“袖底”则写出了自己身临其境的感受。②邀请太白楼上一千年的明月共赏,凭阑远望,江南的烟景落在酒杯之前。“邀太白楼”与上句中的“泛洞庭湖”遥相照应,表达了诗人登高揽胜、寄情山水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③一千年明月”与上句中的“八百里秋波”遥相照应,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明月”“六朝烟景”则写出了诗人欣赏美景时的心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