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人安能如德人,端州之砚精绝伦。
我来访砚如访友,蕉白花青期不苟。
至宝谁知果难得,山骨云根人不识。
市中顽质钝且坚,高价无端滥取钱。
鸲鹆有眼知何在,蛮笺象管无光彩。
吁嗟良才不可遇,人生荣辱宁非数。
砚兮砚兮来与俱,相携且著空山书。

我们来逐一解读这首诗《端州访砚歌》:

1. 诗句释义

  • “俊人安能如德人”:意为“品德高尚的人怎能比得上才能出众的人?”
  • “端州之砚精绝伦”:指的是端州出产的砚台非常精美。
  • “我来访砚如访友”:诗人把访砚比作拜访朋友,表达了对砚台的喜爱和尊重。
  • “蕉白花青期不苟”:意味着砚台的质地细腻,颜色鲜艳,没有一丝马虎。
  • “至宝谁知果难得”:表达了砚台作为珍贵之物的罕见性。
  • “山骨云根人不识”:形容砚台的自然之美,外人难以辨识。
  • “市中顽质钝且坚”:指市场上的砚台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坚硬而有的却显得迟钝。
  • “高价无端滥取钱”:批评了那些以高价出售劣质砚台的行为。
  • “鸲鹆有眼知何在”:意指砚台虽然有眼睛(即砚台有眼),但人们却不知道它在哪里。
  • “蛮笺象管无光彩”:比喻文人墨客使用的文房四宝(砚、笔、纸、墨)中的其他物品缺乏光泽。
  • “吁嗟良才不可遇”:感叹优秀的人才难以遇到。
  • “人生荣辱宁非数”: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认为人生的荣耀和耻辱都是命中注定的。

2. 译文

端州的砚台精妙无比;
我来访它如同拜访朋友一样。
翠绿的蕉叶和洁白的花朵都显得如此自然;
真正的珍品自然是稀少的。
山上的骨头和云中的根是难以辨认的;
市场上的砚台粗糙而又坚固。
高价却没有理由地被浪费;
只有那像鹦鹉一样的砚台的眼睛还在那里。
蛮族制作的纸张和象牙制作的笔都没有光彩;
叹息那些杰出的人才不容易遇到。
人生中的荣耀与耻辱难道不是由命运决定的吗?
愿我们一同行走在空山之上书写着书卷。

3.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端州砚台的精致美丽以及文人对其的珍视,反映了作者对艺术和美的追求。通过对砚台的描述,诗人也间接表达了自己对于才华与命运、艺术与生活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一种超脱物外的审美情趣。同时,诗人通过对砚台的赞美,也隐含了一种对美好事物无法长久存在的惋惜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