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檐碧瓦临无地,吐月吞风六月寒。
帘卷烟光摇户牖,雨馀岳色堕阑干。
侍儿自炷真龙脑,座客同分小凤团。
谁谓太平本无象,规模堪入画图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一首题画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
诗句释义
- 虚檐碧瓦临无地,吐月吞风六月寒
- 虚檐:空旷的屋檐,给人以空灵的感觉。
- 碧瓦:青绿色的瓦片,常用来形容建筑物的色彩和质感。
- 临无地:形容建筑之高,好像与大地相接一般。
- 吐月吞风:形容建筑物的气势宏大,能够吞纳月色和风力。
- 六月寒:形容夏日里仍能感到清凉,可能是因为建筑设计巧妙。
- 帘卷烟光摇户牖,雨馀岳色堕阑干
- 帘卷烟光:描述室内帘子被风吹动,仿佛烟雾缭绕的景象。
- 摇户牖:形容风吹动窗户,发出声音。
- 雨馀岳色:指雨后山峦的颜色,可能是由于雨水冲刷而显得更加清晰或翠绿。
- 堕阑干:形容雨水落下,打湿了栏杆。
- 侍儿自炷真龙脑,座客同分小凤团
- 侍儿:指陪伴主人的人。
- 自炷真龙脑:形容女子在点燃香料(如真龙脑)时的动作。
- 座客:在座的客人。
- 同分小凤团:形容大家一起分享美食,如小凤团等。
- 谁谓太平本无象,规模堪入画图看
- 谁谓:谁说?表示反问。
- 太平:这里可能指的是国家安宁、社会和谐。
- 本无象:本来没有明显的样子或特征。
- 规模:这里指建筑的规模和风格。
- 堪入画图:可以作为绘画的题材。
译文
在翠霭堂中,高大的屋檐覆盖着碧绿的瓦片,仿佛直插云霄。夜晚,它吐出月光,吸收着风力,即使在炎炎六月也能感受到一丝清凉。当帘子被风吹动时,仿佛烟雾缭绕;雨后,山峦的颜色变得更加清晰,仿佛是翠绿色的山峰跌落在栏杆上。
女子们自己点燃了香料,如同真龙一样珍贵;大家一起分享美食,如同小凤团一样美味。谁说和平的时代没有宏伟的建筑?这建筑的规模和风格足以让人赞叹不已,甚至可以作为绘画的题材。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翠霭堂的建筑特色,展现了其雄伟壮丽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吐月吞风”和“雨馀岳色”,表达了夏日依然能感受到清凉的美好时光。最后一句则将整个建筑比作一幅画,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高度赞美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