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散东园胜践多,落花起舞鸟能歌。
故应毛颖曾同泛,不独龙文惯自磨。
弄影风枝空掩冉,困人天气近清和。
倚栏欲去犹回首,奈此霄晴月色何。
注释:
吏散东园胜践多,落花起舞鸟能歌。
故应毛颖曾同泛,不独龙文惯自磨。
弄影风枝空掩冉,困人天气近清和。
倚栏欲去犹回首,奈此霄晴月色何。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歌。诗人在题使园眄柯亭中,看到了美丽的春景,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写下了这首咏物诗。
首联:“吏散东园胜践多,落花起舞鸟能歌。”
意思是:官差散尽东园胜迹多,落花起舞鸟儿能歌唱。
“吏散”指的是官员们离开后,使得原本热闹的东园显得更加宁静。而“落花起舞”则描绘了春日里花瓣飘落如同舞蹈一般的景象,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同时,“鸟能歌”也表达了鸟儿在春天中自由自在地歌唱,增添了春天的活力。
颔联:“故应毛颖曾同泛,不独龙文惯自磨。”
意思是:所以曾经有毛笔与水一起泛游,不单是龙纹习惯了自己磨砺。
这里的“毛颖”指的就是毛笔,而“水泛”则是指毛笔在水中写字的过程。这两句诗通过毛笔与水的关系,形象地描绘了春天中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不独龙文惯自磨”也暗示了春天的景色变化无常,如同龙文中的图案会随着时间而改变一样。
颈联:“弄影风枝空掩冉,困人天气近清和。”
意思是:风中的树枝摇曳着影子,让人感到困倦,但天气却渐渐变得清新和煦。
这里的“弄影风枝”描绘了风吹过树梢时,树枝的影子摇曳生姿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感觉。而“困人天气”则表达了春风给人带来的舒适感,使人感到疲惫得到了缓解。最后一句“近清和”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天气特征,即清新和煦。
尾联:“倚栏欲去犹回首,奈此霄晴月色何。”
意思是:我准备离开栏杆却又回头望,可惜这天上的明月太美了难以留连。
这里的“倚栏欲去”描绘了诗人准备离开栏杆的动作,而“回首”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留恋之情。最后一句“奈此霄晴月色何”则是诗人内心的感慨,他既感叹天边的月亮如此美丽,又觉得自己无法留住这份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同时,通过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让诗歌更富有诗意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