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诚寺前双古槐,离奇鳞鬣长莓苔。
黑窑地僻少人识,我看飞腾时独来。
嗟乎托根贵有处,此槐若向名园住。
应知车马客纷纷,不数慈仁两松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兴诚寺前双古槐,离奇鳞鬣长莓苔。(兴诚寺前的两棵老槐树)
兴诚寺位于今天的浙江省杭州市,这两棵古槐树见证了寺庙的历史变迁,枝叶繁茂,历经风雨。“离奇”意味着奇特,形容槐树的形状独特,仿佛从神话故事中走出来一般;而“鳞鬣”则形象地描绘了槐树的枝叶,如同鱼的鳞片一般排列整齐。“长莓苔”则是指槐树根部周围长满了青苔,岁月的痕迹显而易见。

黑窑地僻少人识,我看飞腾时独来。(偏僻的地方很少有人注意到这棵树,但当它展翅飞翔的时候,我独自前来观赏)
这里的“黑窑地僻”指的是一个偏僻、不显眼的地方,可能是由于地理位置较为偏远或是自然环境恶劣。“少人识”表示这个地方很少被人注意或知道。而“独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棵树的喜爱之情,他常常独自一人来此欣赏它的美丽。“看飞腾”则是诗人在想象槐树展开翅膀飞翔的情景,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嗟乎托根贵有处,此槐若向名园住。(可惜的是,它找到了一个好地方安家落户,如果它能去有名的园林定居就好了)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槐树的感慨。他认为这棵槐树虽然生长在一个偏僻的地方,但它依然找到了适合自己生长的地方,这是值得庆幸的事情。同时,他也在感叹如果这棵槐树能够进入一个更有名的园林,那将是何等风光啊!

应知车马客纷纷,不数慈仁两松树。(应该明白那些追逐名利的人络绎不绝,但比起慈仁两棵松树来说,他们的数量微不足道)
这里的“车马客纷纷”形容来往匆匆的人群,暗示着世俗的纷扰和喧嚣。而“慈仁两松树”则是指慈仁寺内的两棵松树,它们象征着宁静与和谐。诗人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场景,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尘世繁华的不屑一顾。

这首诗通过对兴诚寺前两棵古槐树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赞美了槐树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也反思了人们追逐名利的心态。整首诗语言朴实而富有韵味,充满了哲理性和启示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