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隔河渚,相念如平生。
贻以琼瑶字,读之增古情。
乃知千古事,不在高与荆。

【注释】:

澹心:指诗人自己,因有“澹心堂”而得名,又自号澹心。

寄同用少陵风雨暗荆蛮五字为韵:借用杜甫《风雨》诗的五言八句韵。

其三:第三首。

故人隔河渚,相念如平生:故人是远地的朋友,相隔在黄河之滨,虽然不能相见,但彼此惦记却如旧友一般。

贻以琼瑶字,读之增古情:友人把珍藏的美玉赠给我,使我读了更加怀念古代之情。

乃知千古事,不在高与荆:我才知道自古以来许多事情,并不在于地位的高低和地域的远近,而是在于是否有真才实学。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送别友人并抒发自己的情感来表达对朋友深厚的感情。全诗以送别为线索,表达了诗人与故人的深厚感情,同时通过对古今之事的对比,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理解。

首联“故人隔河渚,相念如平生”两句写诗人与故人分别的情景。诗人与故人相隔在河渚之上,尽管不能相见,但彼此思念却是如同老朋友一样长久不衰。这种思念之情深深打动了诗人的心弦。

颔联“贻以琼瑶字,读之增古情”两句则是诗人收到友人赠送的美玉之后的反应。诗人珍视着这份礼物,读着它,不禁想起了古代的情谊,更加怀念起与故人的友情。

颈联“乃知千古事,不在高与荆”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今之事的深刻理解。诗人深知,真正影响历史进程的是人才而不是地位高低或者地理环境。只有真正的才能才能创造千古流传的业绩,而那些地位显赫、环境优越的人往往难以取得这样的成就。

尾联“万古一情深,岂在名高近”两句是诗人对未来的期许。他相信只要保持真诚的情感和真实的才能,就一定能够在历史上留下深远的影响。

这首诗以送别为线索,表达了诗人与故人的深厚感情,同时也对古今之事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理解。通过这首诗,我们看到了诗人对于朋友的真挚情感以及对于历史和人生的独到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