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组岂不乐,忧患多所招。
曰归逢岁俭,况乃无东皋。
饥来不自得,时复嗟汝曹。
籴贵妇增叹,炊稀仆渐骄。
赖闻哲人语,冻饿生贤豪。
金门已云远,臣朔尝自嘲。
折腰虽不遂,扣门徒用劳。
园花待春发,得酒还逍遥。

【诗句释义与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全诗共四句,每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1. 首句“簪组岂不乐,忧患多所招”:这里的“簪组”指的是古代官员常用的冠饰和头带,象征着身份地位。诗人感叹自己虽然身处高位,享受着荣华富贵,但内心却充满了忧虑和困扰。这种内心的矛盾,正是诗人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

  2. 第二句“曰归逢岁俭,况乃无东皋”:这里,“日归”指日暮时分,“岁俭”指年景不好,“无东皋”则意味着没有地方可以躲避。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年景不好时无处躲藏的场景,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

  3. 第三句“饥来不自得,时复嗟汝曹”:这里,“饥来不自得”指的是饥饿时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汝曹”则是诗人对身边人的称呼。诗人感慨于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饮食欲望,时而会感叹身边的人也是如此。

  4. 第四句“籴贵妇增叹,炊稀仆渐骄”:这句诗描绘了当时百姓的生活困境。由于粮食价格高昂,使得普通百姓的生活更加艰难,而那些仆人则因为粮食短缺而变得骄横。

  5. 第五句“赖闻哲人语,冻饿生贤豪”: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有智慧的人能够从困境中走出来,最终成为杰出人才的认识。他认为,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智者的存在,才能让人们在困境中坚持下去,最终取得成功。

  6. 第六句“金门已云远,臣朔尝自嘲”:这里的“金门”是指朝廷中的高官显贵们所在的金门宫,而“自嘲”则是诗人自我调侃的意思。诗人感叹自己的仕途已经走到了尽头,只能自嘲地说自己曾经是一个有才华的人。

  7. 第七句“折腰虽不遂,扣门徒用劳”: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未能实现抱负的遗憾。尽管他曾经尽力而为,但最终还是没能改变现状。因此,他觉得自己的一生都是徒劳的。

  8. 最后一句“园花待春发,得酒还逍遥”:这是诗人在晚年时的心境写照,他期待着春天的到来,希望那时的园花能够盛开,而自己也能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