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宗高不极,肤寸润方州。
渤海广无际,吐纳资万流。
古之至德人,动为物所求。
伟哉李元礼,列坐群贤优。
昌黎特后起,贾孟皆从游。
一顾亦云偶,终古称骅骝。
所以重感恩,烈士身为酬。
耿抱知已心,日月无穷休。
【赏析】
这首诗作于开元初年,诗人在长安任右拾遗。诗中通过描绘泰山的宏伟壮丽,来比喻自己抱负非凡、志向远大,并以此抒发怀才不遇之感和对朝廷重用贤能者的殷切期望。
岱宗高不极,肤寸润方州。(岱宗:泰山。)
泰山高耸入云,山石虽小,却滋润着方州的大地。
“岱宗”即泰山,为五岳之首。此诗首句以泰山喻君相,言其崇高无比,令人仰慕。
渤海广无际,吐纳资万流。(渤海:指黄河。)
黄河之水滚滚而来,奔腾东去,滋养天下,是大自然的伟大恩泽啊!
“吐纳”指河水奔流不息地注入大海。“资”,给予。
“渤海”即黄河。此诗第二句以黄河喻贤明君主,言君王应像黄河一样包容广大,广纳贤士。
古之至德人,动为物所求。(至德人:高尚的人。)
古代品德高尚的人,总是关心民众疾苦,急人之难。
“动为物所求”,意谓他们总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伟哉李元礼,列坐群贤优。(李元礼:指李膺。李膺字元礼(一作元瑜)。东汉时,李膺与郭林宗、范滂等被称为“八顾八及”。)
多么伟大啊,李膺先生,他坐在群贤之中,地位显贵。
“李元礼”乃李膺字号。“列坐”,指李膺在朝堂上的地位显贵。
昌黎特后起,贾孟皆从游。(昌黎:指韩愈。韩愈曾自比“贾生”,故称“昌黎”。昌黎:今河南商丘南。汉魏以来置郡县于睢阳,故址在今河南商丘西南。贾孟:指贾谊,西汉著名文学家、政论家、辞赋家、哲学家。)
韩愈后来居上,才华横溢;贾谊则都追随在他的身边,成为他的门客。
“昌黎”即韩愈。“贾孟”犹言“贾谊”。
一顾亦云偶,终古称骅骝。(一顾:指一次眼神交流。)
一次偶然的眼神交流,也会成为千古传诵的美谈。
“骅骝”指良马。
“终古”指久远的时代,也指永恒不变的人。“一顾”,这里指一次眼神交流。“云偶”,指偶然的机会。韩愈与李白相遇,只是一次眼神交流而已。然而这次偶然的相遇,却成了千古佳话。这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能够发现自己的才能,并加以重用的美好愿望。
所以重感恩,烈士身为酬。(烈士:指忠诚勇敢的人士。)
因此我深深感激皇帝的知遇之恩,愿意为皇帝效力,报效国家。
“感恩”,意指感激皇帝对自己的知遇之恩。“烈士”犹言“勇士”。
耿抱知已心,日月无穷休。(耿抱:忠贞不渝。)
心中怀着忠贞不渝的知遇之心,永远不变。
“日月无穷休”,意为时间流逝,永无止境。
“知已”,即知交,朋友。“耿抱”即忠心耿耿,永不改变。
此诗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忠诚和感激之情。诗人表示将始终怀着对皇帝的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忠诚地为国家效力,永不改变。同时,他也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被皇帝重用,为国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