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勋才气迥难俦,寄托寻花作冶游。
十六卫原无识者,直须明月梦青楼。
诗句:
-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十六卫原无识者,直须明月梦青楼。
译文:
- 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
- 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 曾经有十六个卫戍的将军没有识别出来这枚沉沙中的铁戟,我直须在这明亮的月光下梦见青楼里的美女。
注释:
- 折戟:折断的戟。 戟,古代兵器。
- 销:销蚀。
- 将:拿起。
- 磨洗:磨光洗净。
- 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 东风:指三国时期的一个战役──火烧赤壁。
- 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
- 十六卫原无识者:十六个卫戍的将军没有识别出来这枚沉沙中的铁戟。
- 直须:直须的意思为一定要,一定要如此。
- 明月梦青楼:在明亮的月光下梦见青楼里的美女。
赏析:
这首诗是杜牧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诗篇开头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变的慨叹。在那一次大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经过了六百多年,还没有被时光销蚀掉,现在被人发现了。经过自己一番磨洗,鉴定了它的确是赤壁战役的遗物,不禁引起了“怀古之幽情”。由这件小小的东西,诗人想到了汉末那个分裂动乱的时代,想到那次重大意义的战役,想到那一次生死搏斗中的主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