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钵胡麻𠻳玉泉,鹿麋相伴不知年。
远公犹有名心在,苦向匡山种白莲。
《赠僧》是唐代诗人马戴的作品,共分为两部分。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其生活的关心。
诗句“一钵胡麻𠻳玉泉,鹿麋相伴不知年”描绘了僧人简朴的生活方式,一钵胡麻、𠻳玉泉象征着清贫与高洁的生活,鹿麋陪伴则反映了僧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状态。这种生活状态不仅体现了佛教中的出世思想,也展示了诗人对僧人生活状态的深刻理解。
“远公犹有名心在,苦向匡山种白莲”中,“远公”指的是慧远大师,一个以高僧自居的人物,这里暗指僧人虽然生活简朴,但心中仍有追求,仍然保持着对佛法的追求和修行。而“苦向匡山种白莲”则表达了诗人对僧人修行的坚持,即使面对艰苦的环境,也要坚守自己的信仰和追求,这种精神值得敬佩。
《赠僧》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僧人生活状态和修行态度赞美的诗歌,也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文关怀的作品。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远离尘嚣、追求精神境界的僧人形象,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人生价值和精神追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