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净无尘,溪树青疑雨。
中有卷书人,坐与春山语。
【注释】:
茅屋:茅草盖的小屋。净无尘:没有一点尘埃。溪树:小溪边的树木。青疑雨:好像刚下过雨,树叶是青色的。卷书人:卷起书的人。坐与春山语:坐在春天里的小山边和它说话。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小山中读书的情景。前两句写小山中的环境,茅屋、溪树、卷书人,都是小山中的景物。后两句写诗人在小山中读书的情景,诗人在小山中读着书,好像春天的小山在向他说话一样。全诗以“茅屋”、“溪树”等自然景物来烘托诗人读书的环境,表现了诗人读书时那种恬静、幽远的境界。
首联描写的是一幅清新淡雅的山水画:一座茅草顶的小屋,旁边是潺潺流动的小溪,溪边郁郁葱葱的几棵树木。“茅屋净无尘”,说明诗人在这宁静的环境中读书,心境非常平和。“中有卷书人”,点明诗人正在读书。这两句看似平淡,其实蕴含深意:一个“有”字,表明读书人的存在;一个“无人”字,则表现了读书人的孤独。这样的环境,这样的人物,构成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
颔联“青疑雨”,既写出了环境的静谧,也为下文作了铺垫。“疑”字用得妙,将诗人对小树颜色变化的观察写得惟妙惟肖,让人仿佛看到了一场春雨过后,小树的叶子都变得绿油油的,仿佛刚刚下过雨一般。这里的“雨”不是指真的雨水,而是比喻春天的气息,暗示着季节已经来到了春天。“坐与春山语”,进一步渲染了诗人与春天对话的场景,表达了诗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与春天进行心灵交流的喜悦和满足。
尾联“坐与春山语”,将前两句所描绘的静谧、幽远的读书氛围推向了高潮。诗人不仅在茅屋中读书,更在春山之间与大自然进行交流,这种境界是多么的超凡脱俗啊!诗人通过与春天的对话,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愉悦和满足。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山水画,展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同时,诗人通过与大自然的交流,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愉悦和满足,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