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向人间绝怨尤,拂衣何必慕丹丘。
己教纳月多开牖,却为看山别起楼。
燕颔几时归绝塞,虎头今日画沧洲。
苎萝若有人同在,艇子何烦问莫愁。

《早春杂咏》之十一尤

拟向人间绝怨尤,拂衣何必慕丹丘。
这句“拟向人间绝怨尤,拂衣何必慕丹丘。”表达的是一种超脱世俗纷争,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拟向人间绝怨尤”来表示自己想要摆脱世间所有的怨恨和不满,而“拂衣何必慕丹丘”则是说,不需要刻意去追求什么高远的境界,只需要简单的放下,就能够达到内心的平和。这表达了诗人追求简单生活的理念。

己教纳月多开牖,却为看山别起楼。
此句“己教纳月多开牖,却为看山别起楼。”中,“己教纳月多开牖”意味着为了看到更多的月亮,而特意打开窗户。“却为看山别起楼”则是指,因为想要看到山的风景,所以特地建起了楼房。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追求,以及在自然与建筑之间寻找和谐共处的方式,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性。

燕颔几时归绝塞,虎头今日画沧洲。
诗句“燕颔几时归绝塞,虎头今日画沧洲。”中的“燕颔”和“虎头”都是古代对杰出人才的赞美,这里用来比喻诗人自己的才华或成就。诗人用这两个典故表达了对于才华得到认可的喜悦。“几时归绝塞”可能暗指何时才能像古人那样在边疆大展拳脚,“今日画沧洲”则可能表示现在已经有了实现理想的条件或者机会。

苎萝若有人同在,艇子何烦问莫愁。
最后一句“苎萝若有人同在,艇子何烦问莫愁。”中的“苎萝”是古代传说中一种女子的代称,“莫愁”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位女子名。这句话可能是引用了一个典故或者是一个寓意深远的故事,意在表达诗人对于理想伴侣的渴望以及对未知未来的淡然态度。通过这样的表达,诗人展现了其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许,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独到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