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来还复见春残,历乱愁人恰万端。
贾谊少年能肆笔,太公垂白始投竿。
南来还复见春残,历乱愁人恰万端。
贾谊少年能肆笔,太公垂白始投竿。
译文:
南来后又一次见到了春天的残景,纷繁复杂的忧愁让人感到万分惆怅。贾谊年少时就擅长挥笔,姜太公白发苍苍时才开始投竿起兵。
赏析:
《次韵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其二十二》是宋代释德洪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慨和对人生经历的思考。
诗的前两句“南来还复见春残,历乱愁人恰万端”直接点明了时间背景和作者的情感状态。诗人通过“南来还复见春残”这一表述,传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春天即将结束的哀伤。而“历乱愁人恰万端”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纷乱和忧虑。这两句诗通过对季节变化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生百态的深刻感悟。同时,诗人运用了“恰万端”这一表达方式,强调了内心的复杂情感,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诗的后两句“贾谊少年能肆笔,太公垂白始投竿”则是对历史人物的赞美和自我反思。贾谊年少时就才华横溢,能够自由挥洒笔墨;太公在白发苍苍时才开始投身政治,展现出不屈的精神。这两个历史典故的引用,不仅为诗歌增添了文化内涵,也使诗人对自己的未来和命运有了更深的思考。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的奋斗历程,诗人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困境但仍有追求的决心。这种对历史的借鉴与自我激励相融合的写法,使得诗歌具有了更加深远的意义。
《次韵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其二十二》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情的个人抒情,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对季节变化、历史典故的引用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人成功地将个人的情感融入了广阔的历史背景之中,使得整首诗既有深沉的情感表达,又有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