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今己是唐虞,愚谷犹来本自愚。
漫道芙蕖如锦字,可看薏苡似明珠。
拚将东海常衔石,敢向南山更捋须。
耕凿独惭无以报,元朝遥拜倩人扶。

早春杂咏初四日偕家巢薇同作 其七 七虞

太平今己是唐虞,愚谷犹来本自愚。

漫道芙蕖如锦字,可看薏苡似明珠。

拼将东海常衔石,敢向南山更捋须。

耕凿独惭无以报,元朝遥拜倩人扶。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太平今己是唐虞,愚谷犹来本自愚

  • 太平: 指国家治理得当,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
  • 唐虞: 指古代传说中的两个理想的治世时期,代表理想状态。
  • 愚谷犹来: 即使处于困境,也仍然坚持自己的初心和信念。
  • 本自愚: 强调自己始终如一的纯真和简单。

2. 漫道芙蕖如锦字,可看薏苡似明珠

  • 芙蕖: 荷花,象征高洁和纯洁。
  • 锦字: 用彩色丝线织成的书信或物品,常用以表达深情。
  • 薏苡: 一种植物,其籽可制为珍珠,象征价值和珍贵。
  • 明珠: 珍贵的珍珠,用以形容事物的美好和珍贵。

3. 拼将东海常衔石,敢向南山更捋须

  • 东海常衔石: 比喻坚持不懈地努力。
  • 南山更捋须: 表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 耕凿: 农耕和开矿,象征勤劳和努力。
  • 无以报: 因为自己的努力而感到惭愧,因为未能回报社会。
  • 元朝: 指朝廷或者国家,这里指代国家或政府。
  • 遥拜倩人扶: 指在困难时得到他人的帮助和支持,表达了对他人善举的感激。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社会状态,即太平、和谐且充满真诚和纯朴的环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莲花、薏苡),以及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如“本自愚”),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更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和自我修养的理念。整首诗洋溢着一种积极向上、勇于奋斗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