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坐西斋戴鹖冠,半春萧瑟己无欢。
寒欺病骨分千痛,雨入愁心并一酸。
芳草渐于行处密,好花羞向闷时看。
新来检点吟囊事,客梦荒唐笔蕊干。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表现了诗人晚年的孤独和苦闷。
译文:
兀坐在那里在西斋戴鹖冠,半春时节萧瑟己无欢。
寒冷侵袭病骨分千痛,雨水侵入愁心并一酸。
芳草渐渐茂盛行处密,好花羞向闷时看。
新来检点吟囊事,客梦荒唐笔蕊干。
注释:
- 兀坐:独自坐着。
- 西斋:古代官署中的书房,这里指的是诗人的住所。
- 戴鹖冠:古代男子的一种头饰,通常用鹖鸟羽毛制成,代表志节。
- 半春:一半的春天。
- 萧瑟:形容冷清、凄凉的气氛。
- 寒欺:寒气侵袭。
- 病骨:指身体虚弱,容易感到寒冷。
- 分千痛:形容痛苦难以忍受。
- 雨入愁心并一酸:雨水渗入愁心,使情绪更加沉重。
- 芳草渐于行处密:芳草逐渐长满了道路两侧。
- 好花羞向闷时看:美好的花朵在心情郁闷时显得羞涩。
- 新来:最近。
- 检点(zhǎn dǔ): 检查整理。
- 吟囊:诗人用来装诗词的袋子。
- 客梦荒唐:比喻诗人的梦境与现实生活无关,虚幻而不切实际。
- 笔蕊干:笔尖干燥,形容诗人因长时间未动笔而感到手生。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独自坐在书房中的情景,表达了他对于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寒欺病骨分千痛,雨入愁心并一酸”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严冬和细雨中感受到的身体和情感上的煎熬,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现实的失望。同时,“芳草渐于行处密,好花羞向闷时看”又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最后两句“新来检点吟囊事,客梦荒唐笔蕊干”,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孤独,以及他在艺术创作上的追求和困境。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是杜甫晚年诗歌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