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春水碧迢遥,高士幽栖近板桥。
草色多情邀客醉,柳丝无力倚人娇。
波堪掠燕方三月,地有啼莺自六朝。
入坐一时皆善赋,绿烟深处挂诗瓢。

译文

城南春水碧色遥,高士幽居近板桥。
草色多情邀客醉,柳丝无力倚人娇。
波堪掠燕方三月,地有啼莺自六朝。
入坐一时皆善赋,绿烟深处挂诗瓢。

注释

  1. 城南 - 指位于城南的某个地方。
  2. 碧迢遥 - 形容颜色鲜明,距离遥远。
  3. 高士 - 古代对德才兼备的人的尊称。
  4. 深柳堂 - 李商隐在郑州时所住的宅院名,此处借代李商隐的居所。
  5. 戏书所见 - 即题诗于某物,这里指张次篯的深柳堂。
  6. 分得二萧 - 得到两支竹子作为礼物。

赏析

这首诗是李商隐对张次篯深柳堂的访问和书写所见之作。诗中描绘了春天城南的景色和人物形象,通过草、柳、波、莺等元素展示了一幅和谐而生动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

首联“城南春水碧迢遥,高士幽栖近板桥。”描绘了城南春水的美丽景色和高士的隐居生活。城南的春水碧色遥长,如同一片无边无际的水墨画卷,展现出一种宁静、淡远的意境。高士的幽居则靠近一座板桥,给人一种古朴、清雅的感觉。

颔联“草色多情邀客醉,柳丝无力倚人娇。”进一步描绘了草木之间的互动和美丽。草色多情地邀请客人一同醉倒,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柳丝无力地倚靠在人身边,显得娇媚动人。这里的“邀客”和“倚人”,既表达了草与人的亲密关系,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颈联“波堪掠燕方三月,地有啼莺自六朝。”则转向自然界的其他景象。波光粼粼的水面可以捕捉到飞翔的燕子,仿佛时间已经过去了三个月;而地上则有黄莺在鸣叫,仿佛回到了六朝时期。这里的“掠燕”、“啼莺”都富有诗意,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

尾联“入坐一时皆善赋,绿烟深处挂诗瓢。”则表现了文人雅集的情景。诗人进入座中,一时间大家都善于作诗,而绿烟之中似乎悬挂着诗瓢,象征着文人墨客的才华横溢和高雅情趣。这里的“绿烟深处”和“诗瓢”都富有象征意义,代表着诗歌创作的氛围和文化氛围。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和文化底蕴的画面。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