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离思隔千峰,每忆情高叹莫从。
岂谓烟尘能蔽日,原知江汉定朝宗。
人间塞马真难料,天上云鸿未可逢。
书至一时忧喜并,乱中装薄问谁容。

【注释】

丁雁水:作者友人。臬宪:指宋代张纲,曾官至福建提点刑狱公事。伪:指南宋灭亡。家:指家乡,这里指沦陷区。

遥赠:远道赠送(诗)。

五章:这里指五首诗歌。第一章为第一首。

其一:指第一首。

六:六年。

离思:离别的愁绪。

每忆:常想起。

情高:情志高洁。

叹莫从:叹息无人能理解。

烟尘:指金国入侵,战火硝烟。

蔽日:遮蔽太阳。

江汉:指长江和汉江。汉水在今湖北,长江在今江苏、安徽等地。朝宗:向朝廷奉献。

塞马:指战马。塞,通“涩”,指边境。

云鸿:指信鸽。

书至:书信到来。

一时:一时之间。

忧喜并,忧愁与喜悦同时存在。

装薄:指穿着朴素。

问谁容:询问谁能容纳他。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六年前被俘到金国后,一直思念着自己的家乡和朋友,而今天却要远道去奉旨入京,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这首诗就是他在入京路上写给朋友丁雁水的。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土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报效国家的决心。

首句“六年离思隔千峰”,表达了诗人被俘后的六年里,自己思念家乡和朋友的心情。这一句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对故土和家人的深深思念。

次句“每忆情高叹莫从”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里,诗人用“叹莫从”三个字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痛苦。这一句中,“情高”“叹莫从”三字,都表现出诗人对故土和亲人的深深眷恋,以及自己无法实现心愿的痛苦。

第三句“岂谓烟尘能蔽日”则表达了诗人对金国的不满和愤慨。在这里,诗人用“烟尘”二字,将金国侵略者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金国的厌恶和鄙视。这句诗中的“烟尘”二字,不仅指战争的硝烟,也象征着金国的统治,使得人们失去了自由和尊严。

末两句“人间塞马真难料,天上云鸿未可逢”则是诗人对于命运的感慨和思考。这里的“塞马”指的是战争中的战马,“云鸿”则是传说中的神鸟,它们分别代表着战争的残酷和天界的神秘。这两句诗中,诗人通过对比战争的残酷和天界的神秘,表达了自己对于命运的无奈和感慨。

最后一句“书至一时忧喜并,乱中装薄问谁容”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的感慨。这里的“忧喜并”指的是诗人在收到书信时,既感到忧虑又感到喜悦,这种复杂的心情正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而“问谁容”则是诗人对于自己在乱世中能否得到容身之地的疑问。这两句诗中,诗人通过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自己对于命运的无奈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