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蒲团坐五更,欲除豪气学无生。
秋穷最与禅心合,人静偏教道念成。
呼婢不妨惊鹤梦,求衣宁复候鸡鸣。
何如昔日趋朝早,金马门前理佩声。
【注释】
偶读吕居仁夜夜蒲团坐五更之句漫作二首其一:偶然读吕居仁《夜半坐蒲团》的诗句,即写下这首七绝。吕居仁(1044-1109),字居仁,北宋文学家、教育家,与苏轼友善。五更:古代计时法,一夜分为五更,一更大约两个小时。蒲团:一种草编成的坐垫,佛教和尚打坐时用。
欲除豪气学无生:想要除去内心的豪气,学习佛家的“无生”之理。
秋穷最与禅心合:秋天到了尽头,最能与禅宗之心相合。
人静偏教道念成:在人静的时候,更能使人产生出道的念头。
呼婢不妨惊鹤梦,求衣宁复候鸡鸣:呼唤仆人时,不会惊扰到鹤,寻求衣服时,不会再去等待鸡叫。
何如昔日趋朝早,金马门前理佩声:不如过去早早地赶路去朝廷,金马门前整理佩玉的声音。金马门:汉朝宫门名,这里代指朝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偶读吕居仁《夜半坐蒲团》的诗句而写的七绝。诗中抒发了作者对佛家学说的敬仰之情和向往之心。
首联“夜夜蒲团坐五更,欲除豪气学无生。”表达了自己想要除去内心的豪气,学习佛家的“无生”之理的愿望。
颔联“秋穷最与禅心合,人静偏教道念成。”描绘了自己在秋天的夜晚,最能与禅宗之心相合,在人静的时候,更能使人产生出道的念头。
颈联“呼婢不妨惊鹤梦,求衣宁复候鸡鸣。”写出了自己在召唤仆人时,不会惊扰到鹤,寻求衣服时,不会再去等待鸡叫。
尾联“何如昔日趋朝早,金马门前理佩声。”反问自己,比起过去早早地赶路去朝廷,金马门前整理佩玉的声音,如今又有何种意义呢?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沉,体现了诗人对佛家学说的敬仰之情和向往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