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何来得好音,锡飞今见下东林。
因寻老树穿幽径,欲共寒花说素心。
有句直怜云未静,无言应共雪还深。
西窗夜雨原堪听,拂袖谁教返碧岑。

【注释】藏山和尚:名不详,诗人朋友。中泠:山名,在今江西上饶县北。梅花:指梅花诗。家语:即“家书”。惠新诗:收到新作的诗。依韵答之:用这首诗的韵脚作回答。

【赏析】

《送藏山和尚还中泠时以梅诗见示并惠新诗依韵答之》是唐代文学家刘长卿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前四句写与隐者相会的情状,后四句则写对友人的赠答和祝愿。全诗语言平易自然,意境清新俊逸,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首联“空谷何来得好音,锡飞今见下东林”,起笔不凡,既点出时间(空谷),地点(东林)又点出了人物(藏山和尚)。“空谷”二字,为下文埋下伏线。“锡”字用得妙,既指僧衣,又暗喻佛号;既写出了藏山的身份、性格,又暗示了二人之间亲密的关系。“锡飞”二字,更是妙绝,既形容藏山的身形飘忽如飞,又暗指藏山的出家。

颔联“因寻老树穿幽径,欲共寒花说素心”两句承上启下,写诗人与和尚相会的情景。“老树”一词,既写出了山林树木苍劲古雅的特点,又暗寓了两人年岁已高、志趣相投之意。“穿幽径”三字,既写出了环境的清幽,更表现了两人相会时的心境愉悦。“说素心”,既指谈心,又暗含着彼此之间纯洁的情谊。

颈联“有句直怜云未静,无言应共雪还深。”两句进一步描绘出二人相会面谈的情状。“有句直怜云未静”一句,既写出了诗人此时的心情,又写出了两人相见恨晚之情。“无言应共雪还深”,既写出了两人交谈的内容,又表现出了两人之间亲密无间的感情。

尾联“西窗夜雨原堪听,拂袖谁教返碧岑”,收束全诗,抒发感慨。“西窗夜雨”,既指窗外的景色,又借“夜雨”暗指自己的身世。“拂袖”,既指拂去衣袖,又暗指辞别。“返碧岑”,既指回到故乡,又暗指归隐山林的愿望。全诗结构紧凑,层次分明,意境清新俊逸,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