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说西陵花更栽,褰裳无计几徘徊。
忽闻诗酒催行去,益令湖山入梦来。
油壁漫寻苏小约,金装长忆陆生才。
竹西五月芙蕖好,分付蒲帆缓缓开。

【注释】

①武林:今杭州。

②十灰:即“十里梅花”,指梅林。

③西陵花:指梅花。

④苏小:南朝齐歌女,后以“西施”比之。

⑤陆生才:指陆凯,晋人,与兄子兰同为尚书郎,时值冬月,兰思梅而不得,乃折梅寄之,凯得书乃折梅寄兰,故世称“赠梅”。

⑥竹西:地名,在苏州城西南,因有竹树成阴而得名。

⑦蒲帆:用蒲草做成的帆。

⑧分付:吩咐、嘱托。

【赏析】

此诗作于孝武帝大明二年(458)五月,诗人送孝昭帝游览浙江,重游西湖,再游武林(今杭州),并作诗记其事,其内容是写他送走孝昭帝后,又回到京城建康(今江苏南京)。首联点明送行的背景和原因;颔联描写诗人送别孝昭帝时的感受;颈联写孝昭出游时所见之景所感,抒发自己对美景的热爱之情;尾联写诗人在西湖边送别孝昭帝后的心情。

这首诗是送别之作,但不同于一般送别诗中常见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宋词《临江仙·送别》),而是充满了喜悦之情。首句“见说西陵花更栽”,表明了送别的原因,西陵花是杭州的名花,诗人特地去观赏了,而且发现西陵的花又长得更好了。接着“褰裳无计几徘徊”,表现了诗人看到美丽的风景,内心的喜悦之情,以至于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来欣赏。“忽闻诗酒催行去”,说明诗人送别的时间已经临近。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次送别感到遗憾的情绪。最后两句写诗人在送别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诗人想起了与友人一起赏梅、赏花、饮酒、吟诗的情景,这些美好的回忆使诗人更加留恋这次送别,因此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同时,诗人还把这种感情寄托在即将离去的亲友身上,希望他们能够珍惜这次相聚的时光,共同度过一个愉快的时光。

这首诗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感人。作者通过描绘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自己对美景的热爱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即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于离别的不舍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