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观前事爱东皋,蜾裸当前笑二豪。
且待数畦供菽麦,安能一斛献蒲萄。
饥乌岂得头生角,高鹄何须背有毛。
休怪临餐还辍食,爨成应自惜薪劳。
【诗句注释】
历观前事:回顾以前的事情。蜾(yī)裸(lù):蜘蛛,比喻奸佞之人。二豪:指汉末的曹操和董卓。
数畦(qí):几亩地。菽麦:豆类和谷物。斛(hú):古时容量单位。蒲萄:葡萄。
饥乌:乌鸦。高鹄(hú):大雁。
爨(cuàn):炊烟。
【译文】
回想以前的往事,喜爱东皋的宁静,蜘蛛在面前嘲笑着曹操和董卓。
等到了收获季节,几亩地里种上各种豆类和谷物,怎能像献出一斛葡萄酒那样献出葡萄。
乌鸦怎能长出角,大雁何须有翅膀,我吃饭时不挑食,柴火燃烧后自然会节省。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四年(745年),当时李白已经五十多岁了,他感到人生易老,世事无常。于是写下这首杂感诗,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
“历观前事爱东皋,蜾斄当前笑二豪”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回顾过去的往事,喜爱东皋的静谧,蜘蛛在面前嘲笑着曹操和董卓。这里用“蜾”、“二豪”来象征奸佞之辈,表达了作者对那些贪得无厌、心术不正的人的厌恶之情。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
“且待数畦供菽麦,安能一斛献蒲萄”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等到丰收时,几亩田里可以种上豆类和谷物,怎么能像献酒一样,拿出一斛葡萄酒呢?这里的“数畦”指的是田地的面积,而“菽麦”则是农作物的名称。这一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农民生活的关心和同情。
“饥乌岂得头生角,高鹄何须背有毛”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连饿鸟也长不了角,大雁也不需要背上长羽毛,我吃饭时不挑食,柴火燃烧后自然会节省。这两句诗以物喻人,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富贵荣华终将逝去的感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之情,以及对自己节俭生活态度的肯定。
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深沉,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富贵荣华终将逝去的感慨以及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