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分生来似苦匏,巾箱尝自取书钞。
难求野老三年艾,拟结山僧一把茅。
鼓到挝时帆自转,瑟当弹处柱难胶。
千秋世事原无定,扬子宁须作解嘲。

杂感诗和上若韵 其十八自分生来似苦匏,巾箱尝自取书钞。

难求野老三年艾,拟结山僧一把茅。

鼓到挝时帆自转,瑟当弹处柱难胶。

千秋世事原无定,扬子宁须作解嘲。

释义:

我自认为生来就像苦匏一样,经常自己取书阅读。

很难找到那位隐居的老农愿意与我共度三年的岁月,我计划与一位山中的僧人一同修行。

当战鼓敲响时,船帆自动转动,如同在演奏瑟曲时难以停止一般。

世间的千变万化本就不定,我何必要执着于理解那些纷扰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归隐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对自己人生观的一种反思。诗人自比为苦匏,表示自己生来就像苦匏一样,无法改变生活的艰辛。他常自己取书阅读,表明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

他很难找到那位愿意与他共度三年岁月的隐居老农,这反映了他在追求精神自由的同时,也无法逃避现实的束缚。他计划与一位山中的僧人一同修行,这表明他渴望摆脱世俗的纷扰,寻找内心的宁静。

当战鼓敲响时,船帆自动转动,如同在演奏瑟曲时难以停止一般。这句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变幻无常的感慨。他认为世间的千变万化本就不定,人应该随遇而安,不必过于执着于理解那些纷扰。

最后一句“千秋世事原无定,扬子宁须作解嘲。”则是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他认为人的一生就像是一场长跑,无论起点如何,终点都在前方。因此,人们无需执着于解释或嘲笑生活中的一切,而是要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自我反省和感慨,表达了他对生命、知识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它既是他晚年归隐生活的写照,也是他对于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