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虑皆从酒畔销,渴羌从此不称姚。
任教老去频呼马,谁信童时早拾貂。
山月自迎庐阜衲,溪风能送剡川樵。
举头便见云霄近,偏是人如万里遥。
杂感诗和上若韵 其十七百虑皆从酒畔销,渴羌从此不称姚。
任教老去频呼马,谁信童时早拾貂。
山月自迎庐阜衲,溪风能送剡川樵。
举头便见云霄近,偏是人如万里遥。
注释:百虑皆从酒畔销:所有的忧虑都随着喝酒而消散。渴羌:《后汉书》中说,张骞出使西域,曾路过大宛,口渴难耐,于是找到一位善于酿酒的胡人,喝了他的水,感觉甘甜醇厚,遂将此水命名为“渴羌”,后来也用来泛指美酒。不称姚:不比姚兴强。姚兴是十六国时期前凉的建立者,他自称凉王,在公元385年被前秦所灭。任公:晋朝诗人陆机号任公。老去频呼马:年纪大了,需要经常骑马来锻炼身体。谁信童时早拾貂:谁会相信小时候我就能捡起像貂皮这样的好毛皮?童时:《史记》卷一百二十六《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吴起为将军,西河之民苦二百余岁矣,长于兵战,齐人攻其东鄙,吴起引兵救之,大战梁门,大败齐军。”此处比喻年轻时就显露出非凡的能力。早拾貂:年轻时就能轻易地获得富贵。庐阜衲:佛教用语,指修行人披的僧衣。剡川樵:浙江嵊州市境内有剡溪,传说中剡溪边的木材可以制作成精美的器具。这里比喻人才出众的人。举头便见云霄近,偏是人如万里遥。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抒情诗,通过作者对人生经历的反思与领悟,表达了对生命无常、世事多变的深沉感慨和哲理思考。
“百虑皆从酒畔销”一句,诗人以饮酒作比喻,表达出人生百态、烦恼忧愁都能随酒消解之意。接着,“渴羌从此不称姚”则暗含着一种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自己曾经辉煌岁月的回忆。这里的“姚”字可能是一种象征,代表着过去辉煌、显赫的地位或成就。然而,诗人并没有沉浸在这种怀旧之中无法自拔,而是转而关注当下的生活和现实。
“任教老去频呼马,谁信童时早拾貂”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于年龄增长、时光流逝的思考。尽管年事已高,但诗人仍愿意骑马锻炼身体,同时也回忆起年轻时能够轻易地获得富贵。这两句诗既展示了诗人对年轻时代的回忆与怀念,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期待。
“山月自迎庐阜衲”与“溪风能送剡川樵”两句则转向自然界的描绘,通过描写月光照耀下山峰、流水的声音等自然景象,展现了一种宁静美好的境界。这些自然景观与诗人内心的感受相互映衬,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邃、优美。
“举头便见云霄近,偏是人如万里遥”两句则是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和哲理思考。诗人认为,尽管我们仰望天空时觉得云层很近,但实际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是遥远的。这里的“云霄近”和“万里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寓意着人生中的许多事情都是瞬息万变的,我们需要不断地调整心态、适应变化才能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这首诗通过诗人对人生经历的反思与领悟,表达了对生命无常、世事多变的深沉感慨和哲理思考。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引用典故,使得整首诗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