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危峰倚碧天,遥看趺坐却依然。
崖前石长千寻笋,海上波飘五色莲。
问法绀龙常夜至,闻声白鸟向秋传。
闲云亦有皈依性,日为金炉起篆烟。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文人黄庭坚。他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歌以豪放、清新为特点。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
百丈危峰倚碧天 —— 百丈高的山峰耸立在晴朗的天空下。
遥看趺坐却依然 —— 从远处观看,那位僧人(指观音岩)像莲花一样盘腿而坐,仍然保持着一种安详的姿态。
崖前石长千寻笋 —— 悬崖前生长着成千上万年的竹子,就像一座座巨大的竹笋。
海上波飘五色莲 —— 海面上漂浮着五种颜色的莲花。
问法绀龙常夜至 —— 向那绀色的龙询问佛法,它总是在夜晚出现。
闻声白鸟向秋传 —— 听到那只白色的鸟叫声,仿佛是它在向秋天传达信息。
闲云亦有皈依性 —— 那些悠然自得的白云也有它们的皈依之处。
日为金炉起篆烟 —— 太阳照耀下,金光闪耀,如同一座金色的炉灶升起了袅袅的篆烟。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宁静的宗教氛围。诗人通过对观音岩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和信仰的热爱。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诗意,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整首诗既有宏大的自然景观,又有深刻的宗教意味,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