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将吊古意难平,况复登高感倍生。
百雉远围秋浪阔,一鸿斜背夕阳明。
悲歌不了孤臣迹,俯仰徒留过客情。
胜地只因人更胜,笑他铜雀草纵横。
【注释】
相将:相互,互相。吊古:登高远望凭吊古人。百雉:高大的城墙。一鸿:一只大雁。悲歌:悲痛地唱起歌来。俯仰:低头看,向上看。过客情:过路人的心情。笑他铜雀草纵横:讥笑曹操所建铜雀台周围草木丛生。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八景之一的《社集八境台》诗,抒发了作者凭吊古迹、怀想故人以及感慨时事的情怀。
首联“相将吊古意难平,况复登高感倍生”二句,点出凭吊古迹的缘由。“相将”,指同辈友人相约而行。“吊古”,即凭吊古迹。“意难平”三字,概括了诗人凭吊古迹的原因。面对古代遗迹,诗人自然触景伤情,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因此登高也感到倍增的痛苦。
颔联“百雉远围秋浪阔,一鸿斜背夕阳明”二句,写登高所见之景,抒发诗人对故人的怀念之情。“百雉”,高大的城墙。“秋浪阔”三字,写出秋水浩渺,波涛汹涌的景象。“一鸿”,即一只孤鸿,此处借指诗人自己。“斜背”二字,形容诗人仰望天空时看到的太阳斜照在大雁背上的情景。“夕阳明”,即夕阳映照得大雁的羽毛明亮耀眼。此联以百雉和孤鸿为画面,以秋浪和夕阳为背景,勾勒出了一幅壮丽的秋日图,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故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接下来“悲歌不了孤臣迹,俯仰徒留过客情”两句,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之情。“悲歌”,指悲伤而高亢地歌唱。“孤臣”,即失国的大臣,此处借指诗人自己。“俯仰”二字,既表示诗人在瞻仰古迹时所表现出的神态,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怆。“过客情”,即过客的心情。此联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因登高山而思故人之深,以及因怀旧而引发的悲怆之情。
最后一句“胜地只因人更胜,笑他铜雀草纵横”二句,表达了诗人对曹操所建铜雀台周围草木丛生的现状的不满。“笑他”,即讥笑之意。“铜雀台”,即曹操修建的一座高台,位于今河北临漳县西邺镇西南。据史书记载,曹操曾在此宴享群臣,并作《铜雀台赋》,后被毁于火。“草纵横”三字,既指铜雀台周围的草木长势茂盛,也暗指曹操所建的台榭已破败不堪。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曹操所建台榭的不满,又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登高所见之景,抒发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对现实社会的种种感慨。全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