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京党祸遍君宗,独羡鸿冥竟可容。
一榻久为千古墓,孤坟曾历累朝封。
伤心地下生刍客,举眼人间卖菜佣。
惆怅陈蕃更何处,蓬蒿空见卧狐踪。
徐孺子墓:徐稚,字孺子,三国时庐江郡泾县人。东汉末年著名隐士。他年轻时就以才学闻名于州郡,后避乱隐居于庐山,终身未仕。公元227年病逝,葬于庐山南麓,墓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
两京党祸遍君宗:魏晋南北朝时期,朝廷内部斗争激烈,先后发生过“八王之乱”。当时的政治局势极为动荡不安,各地的豪强割据一方,互相攻伐。这些政治纷争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破坏和伤害。
独羡鸿冥竟可容:独自向往像鸿鹄一样高飞远翔,最终能够得到宽容和包容。
一榻久为千古墓,孤坟曾历累朝封:他的棺材一直搁置在床榻上,成为后世人们敬仰的对象;他的坟墓历经多个朝代的封土和修葺。
伤心地下生刍客,举眼人间卖菜佣:悲伤地看到那些为他扫墓的人,都是一些辛勤劳作的农民,他们在田间劳作,生活艰辛。而他们却不得不为一个已经离世的隐士扫墓。
惆怅陈蕃更何处,蓬蒿空见卧狐踪:心中充满了惆怅之情,不知道陈蕃现在在哪里?只能看到满目荒凉的蓬蒿丛中,隐约可见一个狐狸的踪迹。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悼念徐孺子(徐稚)的诗,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怀念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深沉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