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激高崖帆转迟,中流遥指碧参差。
人非文字难传世,事到英雄亦有时。
西蜀奇才明月在,东吴王气晚潮知。
兰成老去谁相识,独倚扁舟多所思。
扬帆北岸过采石不能登舟中以酒遥酹太白先生并望常开平战处
风激高崖帆转迟,中流遥指碧参差。
人非文字难传世,事到英雄亦有时。
西蜀奇才明月在,东吴王气晚潮知。
兰成老去谁相识?独倚扁舟多所思。
【赏析】:
此诗为清代诗人吴绮所作,表达了诗人在经过采石矶时的感慨和对历史的追忆。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首句“风激高崖帆转迟”,描绘了船在高峭的悬崖上航行的艰难景象,风势强劲使得帆被吹得转动起来缓慢,形象地展现了逆水行舟的艰辛。次句“中流遥指碧参差”,则通过视觉描写,勾勒出江水中远处模糊而参差不齐的山峦倒影,增添了一份空灵和遥远之感。这两联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的美,也反映了诗人在恶劣条件下仍坚持前行的坚韧精神。
第三联“人非文字难传世,事到英雄亦有时”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观点。他认为虽然个人难以通过文字来永久流传其名声,但历史上的英雄事迹却能够历经时间考验,成为后人传颂的话题。这既体现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高度赞誉,也反映了他对时代变迁和英雄价值的深刻思考。
最后两句“西蜀奇才明月在,东吴王气晚潮知”,诗人提到了两位古代英雄人物,分别代表了西蜀(即四川)和东吴(即江苏)的文化和历史。这里,“明月”象征着四川的历史文化传承,而“晚潮”则暗示了东吴的历史底蕴。这种跨地域的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深化了对不同地域文化特色的认识,使得整首诗歌更加丰富多彩。
这首诗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更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