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崖碧嶂倚云根,三岭相连势莫论。
自是神仙有难弟,不妨乡里唤曾孙。
青霓路接天眉近,白鹤桥临地肺尊。
秦帝旌旗更何处,良常徒记旧名存。

根据您提供的诗句,下面将逐句进行释义、注释以及赏析。

茅山

丹崖碧嶂倚云根,三岭相连势莫论。自是神仙有难弟,不妨乡里唤曾孙。青霓路接天眉近,白鹤桥临地肺尊。秦帝旌旗更何处,良常徒记旧名存。

注释

  1. 丹崖碧嶂:形容山峰色彩鲜艳,如朱砂般赤红。
  2. 倚云根:形容山峰耸立于云端之上。
  3. 三岭相连:描述三个相邻的山峰。
  4. 自是神仙有难弟:意指这些山峰仿佛是神仙的兄弟,相互依偎。
  5. 乡里唤曾孙:指普通人对山的亲昵称呼,如同呼唤自己的曾孙一般亲近。
  6. 青霓路:青色的彩虹之路,形容道路美丽且神秘。
  7. 白鹤桥:白色的鹤形桥梁,象征着高洁或吉祥。
  8. 秦帝旌旗:秦始皇的旗帜,象征权力和威严。
  9. 何在:何处存在的意思,表达一种探寻和询问。
  10. 良常:可能是指某个人的名字或者某种特定的品质。
  11. 徒记旧名存:只是记得名字存在而没有其他实际意义。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乡山水的眷恋。首两句通过颜色鲜明的形容词“丹崖”与“碧嶂”,营造出一幅色彩斑斓、雄伟壮观的画面;而“三岭相连”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一自然美景的宏大与连绵。接下来,第三句“自是神仙有难弟”和第四句“不妨乡里唤曾孙”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和亲切化的手法,使读者不仅能感受到山的威严与神秘,还能体会到诗人对家乡情感的深厚。最后,“青霓路接天眉近”与“白鹤桥临地肺尊”两句,通过比喻和象征的修辞手法,赋予景物以更加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使整首诗显得更加意境深远。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家乡的深情怀念,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