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日日满香溪,偏是羁人独向西。
不噬谁怜泰山虎,未啼空笑会稽鸡。
水深湘浦天难问,云近长安日易迷。
但得当年南董在,此生终欲古人齐。
偶成三用看奕轩韵 其三
东风日日满香溪,偏是羁人独向西。
注释
- 东风:春风。
- 日日:每天、经常之意。
- 满香溪:形容花香四溢,溪水潺潺,生机勃勃。
- 偏是:恰好或特别。
- 羁人:被拘禁的人。
- 独向西:独自向西行。
不噬谁怜泰山虎,未啼空笑会稽鸡。
注释
- 不噬:不被咬噬。
- 谁怜:何人怜惜。
- 泰山:古代传说中的五岳之一。
- 虎:这里比喻威猛的气势,也象征有力量的人或事物。
- 会稽:春秋时越国地名,现为浙江绍兴市。
- 鸡:此处指报晓的公鸡,常用来象征清晨和新的开始。
水深湘浦天难问,云近长安日易迷。
注释
- 湘浦:湘江的入海处。
- 水深:水势汹涌,难以测量。
- 长安:古都城名,现西安。
- 天难问:天空高远,难以探寻。
- 云近:云雾环绕,接近地面。
- 日易迷:太阳容易迷失在云层中。
但得当年南董在,此生终欲古人齐。
注释
- 南董:指南朝时期的文人谢惠连,字季思。
- 古人齐:意指追求古代贤人的智慧与德行。
- 此生:指自己的一生。
- 终欲:最终想要。
- 齐:相同、一致之意思。
赏析
《偶成三用看奕轩韵 其三》是一首表达诗人孤独、思念及抱负未展的情感之作。诗中的“东风”象征着温暖与生机,但诗人却选择独自向西行走,表达了他内心的孤寂和对自由的向往。
“不噬谁怜泰山虎,未啼空笑会稽鸡。”这两句诗运用了夸张与比喻的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联系,通过“泰山虎”和“会稽鸡”这两个意象,传达出诗人对强大而有力事物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后两句“水深湘浦天难问,云近长安日易迷”,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进一步加深了诗的主题。这里的“天难问”和“日易迷”既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的险恶与复杂,又反映了诗人在现实社会中所面临的困惑与迷茫。
最后两句“但得当年南董在,此生终欲古人齐。”则是诗人对自己理想的期许和追求。他希望像南朝时期的文人谢惠连那样,有才华、有志向,能够超越时代,达到与古人相同的高度。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对道德品质的重视。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和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崇高的精神追求。它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