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肃是宋代的诗人,字叔元,为杭州钱塘人。
唐肃生于真宗咸平元年,是一位进士出身的文学家。他在官场上有显著的成就,从泰州司理参军到秘书省著作佐郎,再到监察御史和三司度支副使等职务,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
唐肃是宋代的诗人,字叔元,为杭州钱塘人。
唐肃生于真宗咸平元年,是一位进士出身的文学家。他在官场上有显著的成就,从泰州司理参军到秘书省著作佐郎,再到监察御史和三司度支副使等职务,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
【注释】: 1. 题赵仲庸所画滚尘马——题目是作者为赵仲庸的画作《滚尘马》而作。 2. 匹马滚尘谁所写,天水王孙最文雅——这匹马是诗人想象中由天水王孙所写,他是最懂得艺术的人。 3. 王孙系宋不系唐,那识唐人与唐马——说王孙只知宋朝的艺术而不知唐代的艺术,更不懂得唐代的骏马。 4. 左辅白沙白于雪,四十万头名各别——说这匹白马的颜色比白雪还要洁白,它有四十万匹,每一匹都各有其名字。 5.
诗句翻译与赏析: 1. 铜井迎送龙辞 - 译文:在铜井中迎接和送别龙的仪式。 - 注释:铜,指古代的一种铜质乐器或器具;井,这里可能指代某种仪式场所,如祭坛或祭台;龙,古代传说中的祥瑞之物,常象征权力和好运。“铜井迎送龙”可能是一个特定的祭祀场景,通过仪式来祈求龙神的庇佑。 2. 伐鼓兮吹箫,迎我龙兮山椒 - 译文:敲击鼓声,吹奏箫声,迎接我的龙降临于山椒之地。 - 注释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对历史的回顾和对人生价值的反思。下面是对每句话的逐句释义: 1. 过漂母墓 昨日下,淮河船,河流滚滚不见天。 - 这是诗人回忆过去的情景。"昨日下"可能指的是他昨天离开的地方,"淮河船"可能是指他在淮河边上的船只,"河流滚滚不见天"形容了当时河水湍急,视线受阻。 2. 逆风一日行十里 黄牛黑驴牵不前。 - 这句描述了当时的艰难状况。"逆风一日行十里"意味着在逆风中行走十里之遥
【注释】 缊真斋:即真率斋。 挥毫日:指题写书画的日子。 青城太史:即青城山道士,借指诗人的朋友。 今南州:指南方。 遗墨:指留下的墨迹。 石篁:竹名。 蟪蛄:一种小动物,秋末冬初叫得很凄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友人题画而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 起句“缊真斋里挥毫日”,交代了诗人在“缊真斋”中创作的情景。“缊真”二字用得极好,既表明自己与友人同属道门,又表明自己与友人一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描绘了一幅邮亭送别的景象。 紫凤檀槽绿发倡,玉堂见惯可寻常。 紫凤檀槽绿发倡:紫凤凰的檀木制成的琴槽上,绿色的羽毛做成的歌唱家正在演唱。这里的“紫凤檀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而“绿发倡”则是指年轻的歌女。 玉堂见惯可寻常:在华丽的宫殿中见过很多次,已经习以为常。这里的“玉堂”指的是皇帝居住的地方,而“见惯可寻常”则是说这种景象已经司空见惯,不足为奇。
诗句解释: 1. 春雨春潮撼客怀 - 春雨和春潮触动了诗人的情怀。"撼"意为触动,"客怀"指的是诗人的心情或感受。 2. 舟中十日九阴霾 - 在船上度过了十个有九个是阴雨连绵的日子。"舟中"指的是船只里,"阴霾"是指连续的阴雨天气。 3. 江名天堑元通蜀 - "江名"指的是著名的长江,而"天堑"指的是长江像一条天然的屏障,"元通蜀"意指自古以来就通行于四川。这里比喻长江如同天然的屏障
【注释】 海东青:指鹰,因为产于辽东,故名“海东青”。魏郑公:即魏徵,唐太宗时的谏议大夫。 【赏析】 《赋海东青应制》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此诗以咏物起兴,借咏海东青而赞颂唐太宗的贤明政治。作者通过描绘海东青捕猎、飞翔的情景,赞扬唐太宗的治国之道,同时也表达了对君主的忠诚。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解析与赏析: 这首诗以智伯头为题,通过描绘智伯死后的惨状,表达了对智伯的哀悼和对其悲剧命运的感叹。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解释: 1. 智伯头,些伯鬼,伯死宁知头作器。(智伯的头颅啊,成了些微的鬼物,智伯死去,谁又能知晓他的头竟能做成酒杯?) - “智伯”指智伯瑶,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因野心勃勃、恃强凌弱而遭人怨恨。诗中的“头作器”形象地描述了智伯死后头颅被用作酒杯
【注解】 咽咽:水声。铜虬:传说中的神龙。浏浏:风声。青琐:指宫门的青色门扇。掖斜:掖庭之侧,宫中的侧廊。斗转:北斗七星的位置变动,即天将明。帘疏:窗帘疏落。光霁景:晴朗的景象。感予微眇躬:感慨自己渺小卑微。 【赏析】 《观国清寺山光悦禅师所居》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春游成都草堂时所作。此诗前四句描写了寺院周围的山水景色,后四句抒发诗人对佛家“观”理的领悟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慨
这首诗的格式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然后给出关键词注释,最后提供赏析。 题张孟兼所注谢翱西台恸哭记后 宫中六更初罢鼓,蓝田玺玉沈崖浦。 庐陵忠肝一斗血,去作燕然山下土。 桐江水落秋日颓,有客歌上严光台。 石根敲断铁如意,万里北魂招不来。 西风又涸滦河水,故老寥寥知者几。 珍重睢阳季叶孙,笺简能裨两朝史。 译文: 宫里到了深夜才结束一天的更鼓声,蓝田里的美玉沉入了河中的沙滩。
宋曹州冤句人,徙居洛阳,字师亮。 太祖至洛,以布衣条陈十事。 太宗太平兴国二年进士。 累迁左拾遗。 北汉平,朝廷议取幽蓟,因上书谏阻。 六年,任江南西路转运使,革除弊政,务行宽大。 八年,签书枢密院事。 雍熙三年知代州,御辽兵甚力。 端拱二年擢枢密副使,淳化二年参知政事,寻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四年,罢相。 真宗咸平初复相,三年罢。 四年,任泾、原等州军安抚经略使,屡陈御夏之策。 景德初,知青州
唐肃是宋代的诗人,字叔元,为杭州钱塘人。 唐肃生于真宗咸平元年,是一位进士出身的文学家。他在官场上有显著的成就,从泰州司理参军到秘书省著作佐郎,再到监察御史和三司度支副使等职务,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
高应冕是宋代诗人。 高应冕(约公元一五四九年前后在世)字文中,仁和人。关于他的生平经历,资料记载相对简略。他大约在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前后在世,中进士,官至光州知州,后辞官归乡,与友人结社于西湖,并留下了《白云山房集》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