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林叶尽影初齐,秀嶂排空隔乱溪。
梅发土墙山雀闹,酒香茅屋雪鸦啼。
高云不共僧同住,野草长教客自迷。
多少繁华无处问,春来燕子定谁栖。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考生对诗歌内容、语言、表达技巧的综合赏析。作答时,首先通读全诗,理解全诗的内容,把握思想情感;然后仔细阅读各选项,从表达技巧、语言风格、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最后结合诗句进行鉴赏分析。

本题要求考生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并赏析。解答此类题目,要结合全诗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来赏析。“寒林叶尽影初齐,秀嶂排空隔乱溪”,寒林中的树叶落尽了,影子开始显得整齐划一。秀美的山峰高耸在天空之上,与蜿蜒曲折的溪流隔着很远的距离。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了景物的特点,突出了景色的美丽。“梅发土墙山雀闹,酒香茅屋雪鸦啼”,梅花盛开在土墙上,山里的小鸟欢快地歌唱着。茅屋散发着酒香,雪花落在乌鸦栖息的地方。这里运用拟人手法,把山中的鸟儿描绘成了有感情的生命,使它们栩栩如生。“高云不共僧同住,野草长教客自迷”,高远的白云和僧人不住在一起,野草生长起来,让游人自己迷失方向。诗人以景结情,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答案】

译文:

寒林中的树叶落尽了,影子开始显得整齐划一。秀美的山峰高耸在天空之上,与蜿蜒曲折的溪流隔着很远的距离。

梅花盛开在土墙上,山里的小鸟欢快地歌唱着。茅屋散发着酒香,雪花落在乌鸦栖息的地方。

高远的白云和僧人不住在一起,野草生长起来,让游人自己迷失方向。

赏析:

首联写诗人所见之景:一片萧瑟的冬林中,树梢上叶子落光,只剩下一些枝条,而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洒向大地,形成斑驳的影子,这是多么冷清、萧条的景象呵!但在这荒凉的山林之中,一座座秀美的山峰又显得多么雄伟、壮观。山峰高高地插在蓝天白云之间,仿佛是天造地设的屏障,挡住了乱糟糟的溪流。这两句写景,既写出了景色的特点,突出了景色的美丽,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颔联动写山间景色。“梅”是寒冬中报春的使者,诗人看到山中有了梅花,就想到春天即将到来。于是,他想象起山中鸟儿欢快的鸣唱。“雪鸦啼”,则更增添了一份寒冷的气息。

颈联写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高云”二句,写诗人站在峰顶,放眼望去,只见那高高的云朵在湛蓝的天空中悠悠漂浮。而“高云”二字,则又使人想起那飘然欲仙的僧人,他们一起住在高山之上,远离尘世喧嚣。然而,“高云”并不与僧人同住,这似乎暗示着一种世事无常、人生多变的哲理。而“野草”二句,则进一步写山中景象:“野草”生长起来,使得游客迷失了方向;“野草”又似乎在诉说着人生的艰辛与不易。

尾联写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之情。“多少繁华无处问”,诗人感叹世间的美好风光已经难以寻觅,那些曾经繁华的场所如今都变得破败不堪。“春来燕子定谁栖”,诗人则更加感慨地问道:春天来了,又有谁会在这个地方筑巢安家呢?这一句既是对前句的补充和回应,又似乎蕴含着诗人对人生未来的忧虑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