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问春消息,苍茫嫩日斜。
茅檐聚喧雀,栗林栖暮鸦。
絮袍裹足坐,得句往往佳。
忽起步微月,呵手拗梅花。
注释:
任价玉馆东园十题 寒亭:这是一首描写景色的诗,通过写景抒发诗人的感慨。
欲问春消息,苍茫嫩日斜:想要询问春天的消息,看到天色已经变暗。
茅檐聚喧雀,栗林栖暮鸦:茅草房檐聚集着喧闹的麻雀,栗子树林里栖息着黄昏的乌鸦。
絮袍裹足坐,得句往往佳:穿着用棉絮做的衣服,坐在树下,偶尔得到一句好诗句。
忽起步微月,呵手拗梅花:忽然起身走到月光下,用手呵气去折梅。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田园风光图。
第一句“任价玉馆东园十题 寒亭”描绘了诗人在玉器般精美的东园亭台旁随意作诗的情景。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第二句“欲问春消息,苍茫嫩日斜”则是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渴望。他想要了解春天的到来,但看到天边已经变得苍茫,嫩日也渐渐西斜,心中充满了无奈。
第三句“茅檐聚喧雀,栗林栖暮鸦”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诗人坐在树下,看着麻雀在茅檐下聚集,乌鸦在栗树林中栖息,感受着乡村生活的美好。
第四句“絮袍裹足坐,得句往往佳”展现了诗人在创作中的灵感和才华。他穿着用棉絮做的袍子,坐在树下,偶然得到一句好诗句。这里的“絮袍”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热爱。
第五句“忽起步微月,呵手拗梅花”则是诗人的豪放之态。他在月光下站起身来,用手呵气去折梅,展现出他豁达的个性和坚韧的毅力。这里的“拗梅花”寓意着诗人对生活的不屈不挠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他的豪放性格和坚强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