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君风雅自多端,饱看西山始赴官。
边俗近羌浑尚简,才人作吏且宜宽。
愿教驯雉随鹦鹉,闻道栽花尽牡丹。
执板都亭逢谢客,寄言池草正阑干。

【注释】:

  1. 许天玉赴宜州令二首其一:此诗作于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诗人许棠自恃才学,自负不凡,因不满朝中权贵的排挤而辞官。此时应诏任宜州(今广西宜山)令。“羡君”是说自己羡慕许棠。“风雅”指文采才华;“自多端”谓才气出众,多姿多彩;“饱看西山”言自己长期在宜州,久居边陲之地。“边俗近羌浑”,指宜州的少数民族风俗接近羌、氐等族。“尚简”,犹言“尚简朴”。“才人”,原指有才能的人,这里借指作者自己。“作吏”,做地方官,即作县令,这里是说做县官。“且宜宽”,意思是当官员应该宽厚些。“驯雉”,本指训练过的野鸡,这里泛指家畜家禽。“鹦鹉”,鸟名,这里借指鹦鹉洲。“栽花尽牡丹”是说种植牡丹花的地方。“执板都亭逢谢客”是说诗人在都亭(指洛阳)遇见了诗人朋友。“谢客”指著名诗人杜甫,当时杜已去世。
  2. 译文:
    我羡你有高雅的文才和众多方面的特长,你饱览西山景色,才到宜州赴官。
    宜州一带少数民族风俗简朴,像羌、氐等族一样,你当县令应该宽容一些。
    希望你能教导驯养的鸟儿随同鹦鹉一起飞翔,听说栽种牡丹花的地方已经长满青草了。
    你在洛阳都亭遇见了杜甫,请告诉他池中的水草正在蔓延。
    赏析:
    全诗以赞美友人为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崇敬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