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半银蟾正吐华,空清入望淡明霞。
江头横槊徒怀古,桥上吹箫独忆家。
紫塞霜高闻过雁,红楼风定绕飞鸦。
谢庄一赋堪凄绝,何必身乘碧海槎。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和赏析:

诗句及翻译

  1. 秋半银蟾正吐华
  • 解析:中秋时节,明亮的月光如银色的玉兔般绽放其美丽的光辉。
  • 解释:描述中秋节夜晚月光明亮的景象。
  1. 空清入望淡明霞
  • 解析:天空清澈,月亮在远处投下了淡淡的光辉,如同天边的云霞一般。
  • 解释:形容夜空中明月与云雾交织成的美妙景象。
  1. 江头横槊徒怀古
  • 解析:站在江边,手持长矛,只是怀念过去的历史。
  • 解释:表达诗人在江边凭吊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感慨。
  1. 桥上吹箫独忆家
  • 解析:在桥上吹着箫,独自一人思念家乡。
  • 解释:描绘了诗人在桥上吹箫时的孤独感和对家的深切思念。
  1. 紫塞霜高闻过雁
  • 解析:紫塞地区天气寒冷,秋天到来时霜气逼人。
  • 解释:描述了西北边疆地区秋季特有的寒凉气候。
  1. 红楼风定绕飞鸦
  • 解析:红色的楼阁在秋风中静静矗立,飞翔的大雁围绕着它。
  • 解释: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生动的秋日画面,既有自然景色的描写,也有人文景观的衬托。
  1. 谢庄一赋堪凄绝
  • 解析:谢庄的一首赋文足以表达出深深的悲伤。
  • 解释:表达了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赞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之感。
  1. 何必身乘碧海槎
  • 解析:为什么非要亲自乘坐像《山海经》中描述的碧海之槎才能到达目的地呢?
  • 解释:表达了对现实旅行方式的不满,暗示了诗人对于追求更高境界或精神追求的向往。

关键词注释

  • 金粟香中感岁华:在秋天的香气中感受到岁月的变迁。
  • 人间孀妾应含怨:指那些无依无靠的寡妇,她们心中充满了怨恨。
  • 世外文箫别有家:比喻文人墨客在尘世之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心灵家园。
  • 紫塞霜高闻过雁:紫塞地区(今新疆一带)因为霜降而显得更加寒冷,秋天的雁群飞过带来消息。
  • 红楼风定绕飞鸦:红色的楼阁在秋风吹过时显得静谧,飞翔的大雁围绕着它。
  • 谢庄一赋堪凄绝:谢庄(南朝宋诗人)的一篇赋文足以表达出深深的悲伤。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曹家达的《中秋次渔洋山人和米紫来韵二首·其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情,表达了诗人对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的独特感受和深刻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相结合,形成了一幅幅充满诗意的画面。通过对“银蟾”(月亮)、“空清”、“霜高”等元素的描绘,诗人传达出了对自然界变化的敏感捕捉和对季节更迭的深刻感悟。此外,诗中的“谢庄一赋”和“何必身乘碧海槎”等句子,更是体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对精神追求的执着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蕴含着诗人对人生、对自然的独到理解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