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雒缁尘改素衣,那堪时事与心违。
生来食蓼浑忘苦,梦里藏蕉久悟非。
湖海有人高卧榻,江山何地稳渔矶。
新逢邻叟曾相讯,旧隐垂杨已十围。

注释:

感事 其三

京雒缁尘改素衣,那堪时事与心违。

生来食蓼浑忘苦,梦里藏蕉久悟非。

湖海有人高卧榻,江山何地稳渔矶。

新逢邻叟曾相讯,旧隐垂杨已十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慨,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理解。

首句“京雒缁尘改素衣”,描绘了诗人从繁华的城市回到家乡后,发现一切都变了,自己的身份地位也随之改变。这里的“缁尘”指的是世俗的纷扰和污染,而“素衣”则象征着诗人曾经纯洁无瑕的心灵。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又反映了他对过去纯真时光的怀念。

第二句“那堪时事与心违”,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背离感到痛苦和无奈。这里,“那堪”表示难以承受,“时事”指的是当下的社会状况,“心违”则是指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表达了他对社会现状的失望和对未来的迷茫。

第三句“生来食蓼浑忘苦”,诗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生活。那时,他生活在贫瘠的环境中,吃着苦涩的野菜,但他却忘记了这些苦难,一心追求自己的理想。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反思,同时也揭示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态度。

第四句“梦里藏蕉久悟非”,诗人继续回忆自己的往事。在梦中,他用蕉叶遮蔽身体,以避免被外界的伤害。这个梦境象征着他在现实生活中所经历的种种磨难和挫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逐渐认识到这些磨难并不是真正的问题,而是生活中的一些误解和偏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个人成长的过程。

第五句“湖海有人高卧榻”,描述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一种状态。他选择在湖海之间过着闲适的生活,不问世事,远离纷争。这里的“高卧榻”意味着诗人保持一种超然的姿态,不受外界干扰。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的追求。

第六句“江山何地稳渔矶”,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中的场景。他选择了湖海之滨作为自己的隐居之地,那里有着宁静的环境和完善的生活条件。然而,诗人也意识到在这样的地方,他的隐居生活并不稳定,因为他需要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这种描述反映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自我反省。

最后两句“新逢邻叟曾相讯,旧隐垂杨已十围”总结了诗人的隐居生活。在这里,诗人遇到了一位邻居老人,向他询问了关于他的隐居生活的情况。同时,他也提到了自己曾经居住的村庄,那里的柳树已经长得非常茂盛了。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隐居生活的满足和自豪,以及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留恋。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欣赏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生活经历的回顾和反思,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理解和个人成长的过程。同时,也揭示了他对自然和宁静的追求以及对自己过去生活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