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皇别苑拟蓬莱,太液波连玉女台。
贝阙九层云雾拥,牙旗十丈早霞开。
仙人绛节吹箫下,神女青蛾倚楫来。
珥笔暂从桥上望,百花春露点袍回。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理解诗意及思想情感的能力。
(1)
“晓日瀛台”一句,写诗人登临蓬莱阁所见的景色。“晓日”二字,表明时值清晨,阳光明媚,是登临观赏的最佳时刻。“瀛台”,即蓬莱阁,相传为仙人所居,故又称蓬莱山。“拟蓬莱”,即设想自己身处仙境,以仙境之景自喻。“太液波连玉女台”,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画:在蓬莱阁的东边,有一座玉女台,台上水波荡漾、碧波如镜。
(2)
“贝阙九层云雾拥”,描写了琼华宫的宏伟壮观,“贝阙”是指宫殿建筑上的瓦片,“九层云”比喻高峻。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琼华宫内的宫殿,高耸入云,直插天际。“牙旗十丈早霞开”,描写的是琼华宫中旌旗飘扬,霞光四射的景象。“牙旗”,即旗杆上饰有象牙的旗帜。“十丈”形容旗子高大。“牙旗十丈”比喻朝中大员威风凛凛,气势磅礴。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朝中大员们骑着骏马,在琼华宫中巡视,只见他们气宇轩昂,英姿勃发,犹如天降神兵,令人肃然起敬。“仙人绛节吹箫下”,描绘的是神仙吹箫的情景。“仙人”,指神仙,这里指的是皇帝的化身;“绛节”,是帝王所佩带的一种彩色玉制礼器,这里用来比喻皇帝。“吹箫”,表示仙乐缭绕。“神女青蛾倚楫来”,描绘的是仙女驾着祥云来到蓬莱阁的情景。“神女”,指的是仙女;“青蛾”,即双眉,这里代指仙女。“倚楫”指驾着船。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仙人手持长笛在吹奏美妙的乐曲,仙女驾着祥云来到蓬莱阁前,她们的身影在水面上留下一道道美丽的倩影。“珥笔暂从桥上望,百花春露点袍回。”描绘的是文人墨客登临蓬莱阁赏春的情景。“珥笔”,即用笔蘸酒饮。“桥上望”,指的是站在桥上看美景。“百花春露点袍回”,意思是说,文人墨客登上这座蓬莱阁,欣赏着春天的美丽景色,喝着佳酿美酒,陶醉在春光中,不禁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直到太阳西沉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答案】
译文:“晓日瀛台”句,写诗人登临蓬莱阁所见的景色。“晓日”二字,表明时值清晨,阳光明媚,是登临观赏的最佳时刻。“瀛台”即蓬莱阁,相传为仙人所居,故又称蓬莱山。“拟蓬莱”,即设想自己身处仙境,以仙境之景自喻。“太液波连玉女台”,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画:在蓬莱阁的东边,有一座玉女台,台上水波荡漾、碧波如镜。“贝阙九层云雾拥”“牙旗十丈早霞开”,描写了琼华宫的宏伟壮观,朝中大员威风凛凛,气势磅礴;神仙们吹箫、驾着祥云来到蓬莱阁前、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等。
赏析:
这首诗首句写景,后三句抒情。前两句写景,后二句抒情。第一联先写登临之处,再写登临所见,最后点出登临的目的;第二联先写所见,后写所见之由与所见之情;第三联先写所见之景,后点明作者的感慨;第四联先写所见之景,后点明作者的情感。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