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居逢首夏,霁色散茅堂。
新叶各层翠,乱花同一香。
林深莺自便,巢就燕争忙。
觞咏于焉足,春明梦久忘。
【注释】
逢:遇到、碰到。首夏:初夏,初春的末梢时节。霁(jì):雨过天晴。散:散开。层翠:层层翠绿。乱花:百花盛开。林深:树林茂密。自便:自己自在。巢就:鸟筑巢。争忙:争相忙碌。觞咏:饮酒作诗。春明:春天明亮的样子。梦久忘:忘却春天的美景。
【赏析】
《园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此诗描绘了初夏时田园风光的美好景色和宁静的生活情趣,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的心境。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风格平淡质朴,意境优美,给人以宁静致远的审美享受。
首联点明时间,“园居”表明了作者居住的地方。“逢”字写出作者在初夏时节偶然来到这片美丽的田园。“首夏”指初夏时节,此时天气晴朗,阳光明媚,万物生长。“霁色散茅堂”中的“散”字形象地描绘了天空云彩消失、阳光普照的景象。“霁”即雨后的转晴,“散”即散布、分散。茅草房子因阳光而变得温暖舒适,整个屋子都沐浴在这美好的光线中,显得格外温馨。这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初夏景色的喜爱,也展现了他内心的愉悦之情。
颔联描绘了园中新叶的翠绿、鲜花的芬芳。“新叶”指的是刚刚长出的嫩叶,它们呈现出层层叠叠的绿色,生机盎然;“乱花”则是指各种各样的花朵,它们在同一片土地上竞相绽放,花香四溢。这句诗通过视觉和嗅觉的双重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园中植物的生长状态和美丽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繁花似锦的花园之中。
颈联转向对鸟儿和燕子的活动进行描写。“林深莺自便”中的“林深”指的是树林茂密、鸟鸣声此起彼伏的环境;“莺”即黄鹂,是常见的鸟类之一。这里的莺在树林中自由自在地飞翔或栖息,不受外界干扰。而“巢就燕争忙”则描述了燕子们忙碌地筑巢的情景。燕子们为了争夺巢穴,纷纷飞来飞去,忙着筑巢,展现出一幅繁忙而和谐的生动画卷。这两句通过描绘鸟儿们的活动和行为,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也表达了作者对这一美好景象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尾联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感慨。“觞咏于焉足”中的“觞咏”指饮酒吟诗,是一种高雅的娱乐方式;“焉足”则表示足够、满足的意思。这里意味着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能够畅饮美酒、吟诵诗词,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无需过多追求。“春明梦久忘”中的“春明”指的是春天的美好景象;“梦久忘”则表示这些美好的记忆已经淡忘了很长时间。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对现实的淡然和超然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初夏田园风光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之情。